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94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管理学   8716篇
劳动科学   919篇
民族学   607篇
人才学   928篇
人口学   844篇
丛书文集   8569篇
理论方法论   2091篇
综合类   17411篇
社会学   3475篇
统计学   2240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714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729篇
  2016年   986篇
  2015年   1426篇
  2014年   3233篇
  2013年   2578篇
  2012年   3127篇
  2011年   3515篇
  2010年   3489篇
  2009年   3983篇
  2008年   3788篇
  2007年   2892篇
  2006年   2477篇
  2005年   2130篇
  2004年   1690篇
  2003年   1619篇
  2002年   1161篇
  2001年   1107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333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保护本土文化是基于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政治意识,对效率与公平的向往则要求维护自由竞争的法则,简单地强调文化专制或是自由放任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向。情感与理智间冲突的解决寄望于政府的治理智慧与能力,因此,政策导向和路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全球化冲击下公共政策的决策理性体现在,政府应清晰厘定自身的行为边界,通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弥补市场调控缺陷,大力扶持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保护民族文化根基;在政策路径选择上,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在传统经典文化的需求端发力应是保证经济效率、提高社会福利的政策重点。一方面应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社会范围推广高雅文化和传统经典,培养民众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品味,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应借助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创意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构建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抵御外族文化的殖民。  相似文献   
992.
改革开放以年,农村扶贫开发成绩有目共睹,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改革开放为研究时间起点,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为研究对象,按照初步发展、逐步完善、攻坚决胜的逻辑对农村扶贫开发实践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出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快速衰退引发关注。本文利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构造面板数据,采用FE-IV方法,考察参加社交活动对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社交活动会显著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情景记忆能力;与参加娱乐学习类社交活动相比,参加志愿服务类社交活动对提高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作用更大。此外,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的农村中老年人,其认知能力受社交活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别,参加社交活动对于女性、相对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有工作农村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994.
995.
西南民族地区青年农民工存在着明显的回流现象。相对于城市推力,村庄拉力和吸附成为影响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工回流的更重要因素,这种拉力主要来自于家庭亲情关系的牵绊、村庄亲密人情关系的拉力、中青年文化圈的吸引以及村庄的保护性结构和村寨社会文化系统影响。村庄强有力的吸附形塑出民族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时间短、周期短、缺乏稳定性以及收入低的特征,进而导致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收支结构低度均衡、发展动力消解和村庄社会的去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由一个制造工厂和多个区域服务中心组成的服务型制造企业,研究了考虑生产时间和服务时间均具有随机性且工期可指派的产品服务系统(PSS)订单调度问题。首先以最小化订单提前、误工和工期指派费用的期望总额为目标构建问题的优化模型,然后分析目标函数近似值的最优性条件,据此提出加权最短平均生产时间排序规则,并结合该规则与插入邻域局部搜索设计了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提前费用偏差对PSS订单调度与工期指派决策的影响很小,因此企业管理者无需准确估计库存费用也能制定出比较有效的PSS订单调度策略;而工期指派费用偏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谨慎估计该项费用。  相似文献   
998.
杜朝辉  刘芳 《人才瞭望》2016,(18):78-80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市居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与现状,旨在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效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资源整合与资源重构以及专业化管理等多元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来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重视阅读的数量,所以课外阅读也是越发的受人重视。而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课外阅读效果差强人意的现象,近几年国家对此也格外的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从学校资源、阅读方法、家庭环境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整理。并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增强文化建设、家庭联合、师生进行阅读交流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全局,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投入产出较高,产品质量优良,产业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安全,三产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支撑体系有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