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351篇
社会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美国的对外战略也随之作出调整,于是输出民主越来越被置于重要的地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其输出民主的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必然不同于冷战时期,而被打上新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62.
冷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新的国际形势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机遇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的加强。但联合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这些问题与挑战对联合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
日本政界的亲台势力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骞 《日本研究》2004,(4):68-72
在战后的日本政界,存在着一股号称“台湾帮”的亲台势力。他们与蒋家父子或者与李登辉、陈水扁之辈的“台独”势力遥相呼应,或竭力阻止中日邦交正常化,或妄图破坏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后,尤其是鼓吹“台独”的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帮”的活动更加活跃。台湾的“台独”势力正与日本的“台湾帮”相互应合,  相似文献   
64.
冯立冰 《国际论坛》2015,(1):43-49,80
1951—1971年间,福特基金会作为一个外国私人慈善机构充分地介入到印度的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农村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直到1971年美印关系恶化、印度各界批评甚至攻击福特基金会,才告一段落。虽然此后福特基金会以新的形式"重返"印度,但已无法达到1951—1971年的影响力。福特基金会能够在这20年充分介入印度的发展进程,这是冷战期间美国期望参与印度发展进程,以及印度对外国援助持怀疑和警惕态度的共同作用下的时代的产物。福特基金会发挥了私人慈善机构的特殊优势,为印度争取来自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为美国实现在南亚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契机。本文将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在印度的外交政策,以及福特基金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实现做出的贡献,侧重考察福特基金会作为私人慈善基金会开展援助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5.
文章在肯定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可取之处的同时 ,着重评论了该书的三大不足 :其一 ,亨廷顿的历史观是西方中心论 ,这影响了他的分析的客观性 ;其二 ,“文明”和“文明的冲突”两个概念被作者严重简单化、片面化了 ;其三 ,该书只谈到文明在冷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的影响 ,而没有指明世界秩序将如何在文明的基础上重建 ,即作者只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6.
本文依据冷战后特殊国际环境下国际政治斗争的特点、内容及表现 ,全面地分析了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存在的诸多矛盾的折冲、各大小国家力量分化组合的趋向、国际战略格局中多极与单极优势地位争夺的前景等一系列至关重大的国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又局部动荡、国际体系进入空前变革与改造过程的必然规律和结果 ,对西方国家顽固推行的强权政治及霸权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了深入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6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战后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抗的产物。随着冷战的加剧 ,北约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 ,名曰军事组织 ,其实它的机构设置并不局限于军事范围。它的军事战略 ,也远远超出军事内涵 ,与北约国家的政治战略、国家战略密不可分。还应该看到 ,北约的成立及其军事战略的形成 ,都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逐渐形成的 ,美国是北约的龙头老大。北约成立初期的军事战略奉行地区性遏制战略 ,其后 ,不断地调整 ,先后经历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从“危机反应战略”到“新战略构想”等演变。  相似文献   
68.
在40多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国际格局与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美国需要在一段没有"对手和敌人"的历史时期内改造整个国际社会、控制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性质,为美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威胁或挑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以"哑铃战略"为核心的全面战略调整,是冷战后美国将要长期执行的战略性决策,是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发生的变化所做的战略性应对.这一战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要持续到21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69.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冷战终结后,冷战延续下来的意识形态却在美国对华外交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以"遏制中国崛起"为主的意识形态逐步成为美国制订对华外交政策的主流思想.不过,同冷战时期相比,其内容与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意识形态更多地是作为宣传手段来推行势力扩张的强权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渗透到美国对华外交的各层次当中,与实用主义共同作用,从而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70.
冷战结束后,日本突破有关国际限制,将防卫战略由"国土防卫型"转变为"海外参与型",突出进攻性;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增强自卫队的实力;稳步推进军事组织体制改革,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组建快速反应部队,以应付突发事件.日本经过十余年的军事变革,武力极大增强,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举足轻重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