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57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83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相似点,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2.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喜怒好恶的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土观需要的心理体验,是人们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之健康、崇高,情感因素与语文密切相关,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情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础,一个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只有对学语文产生了情感,有了兴趣,才会投入热情,积极学习.其次,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写出情文俱佳的文章来.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43.
张雷声 《学术界》2001,(2):29-40
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列宁斯大林立足于俄国的具体实际,探讨了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趋势中提出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列宁斯大林的探讨,既坚持、继承了马克思理论探讨的基本方面,也根据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作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创新.但是,由于斯大林教条化地对待了马克思理论,因而他的探讨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不良的理论教条.  相似文献   
44.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的主题 ,这个问题由提出到形成到完善经历了几代人才最终完成。当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出现时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陷入困惑之中 ,并制约着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45.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短短六年中,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领导苏俄人民在捍卫新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开始积极探索执政条件下党自身的建设.这些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理论遗产和实践经验,直至今天这些遗产和经验仍然是我们的执政党建设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6.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社会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主张.他强调,广大阶级和阶层的充分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和农民建立经济上的结合,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珍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依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他们合理磋商.学习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党不断巩固与扩大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 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密切关系。新经 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和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的历史性探索,表明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教条的和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48.
俞良早 《江汉论坛》2008,1(3):28-33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根据俄国、印度和中国的材料,研究和阐述了东方国家旧政权与旧政府的特点,揭露和批评了其弊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俄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旧政权与旧政府是与农民生活的孤立性相互适应的:俄国等东方国家集权的政权与政府往往帮助新生资产者剥削农民;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政权与政府往往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使本国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列宁提出,沙皇政权实行的是专制君主制或无限君主制,由沙皇独掌全部政治权力,残酷统治和压迫广大人民.十月革命时期及其以后,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对建设新政权与新政府进行了探索,形成并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主张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权与政府;1918年春,列宁主张建立坚强有力但受到有效监督的新政权与新政府;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主张建立有文化的国家机关和精简与节约的国家机关;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1919年共产国际建立以后,列宁主张在东方一些国家建立农民代表苏维埃--这些国家的新政权.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重温了列宁行政管理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试图发掘这一"历史遗产"赋予我们今天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启示,列宁的行政管理思想中有不少合理的部分在今天看来仍有重大的价值,如民主参与的理念、独立负责的精神和权力监督的思想,这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党和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从俄国的实际出发,谨慎地、渐进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加强党的建设.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