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57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83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程芳云 《现代交际》2023,(9):28-34+122
以俄共(布)十大为标志,苏维埃俄国开始进行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改革,列宁在领导这场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列宁的改革思想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凸显了人民价值取向。改革的动因是对民情民意的关切和回应,改革的内容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马、恩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马恩之后 ,列宁揭示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提出了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提出了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同一的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毛泽东辩证法是列宁之后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3.
重温列宁     
与多数的青年大学生谈到列宁时,他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列宁是苏联的革命家,再往深处讲他们便所知不多了。列宁对他们来说已是一个十分遥远的人物了。事实上我们该对列宁有些认识,他的理论与实践毕竟造就了一个时代,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格局的雏  相似文献   
54.
高山仰止     
国风 《社区》2009,(2):36-37
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心目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名字。前不久,我有幸去莫斯科。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朋友自然会提起红场、克里姆林宫、列宁墓。这些都曾是我童年时心日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55.
俞良早教授在对列宁思想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前人和他人"的"新论",诸如十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得出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的结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掌握政权不等于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等等。这些"新论",有的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有的则是对列宁思想的故意曲解。研究列宁思想,应该依据事实的本来面目去追寻正确结论,而不能从既定结论出发去搜集材料和制造证据;不然,就谈不上什么正经的学术研究,更谈不上什么创立"新论"。  相似文献   
56.
在布尔什维克执政后,列宁根据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强调要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密切联系群众看做是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源泉,并把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看成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目的。而密切联系群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无论所处的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变,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决不能丢。我们只有按照马列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自觉地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才能使我们党成为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57.
在1905~1907年的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列宁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由无产阶级来掌握是历史的必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列宁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还探讨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夺取和掌握领导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8.
列宁在1907年和1921年历经两次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从而在对资本主义、民粹主义以及俄罗斯革命的道路等问题上 ,完成了肯定—否定—肯定的认识周期。但1921年以后的列宁思想决非是对1907年前列宁思想的简单回归。学术界把1921年以后的列宁思想称为列宁晚年思想 ,它是列宁对传统和自身的超越 ,是基于对俄罗斯社会性质重新认识的、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是东方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9.
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从大多数农民的要求出发利用小资产阶级的土地钢领,即对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国内战争时期,列宁虽然提出了共耕制的主张,但认为实现共耕制需要稳重地、逐步地、长时期地做工作。1923年初,列宁一是提出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合作社制度,即个性生产而通过合作社交换的制度,二是提出在农材进行文化工作,认为采取这些办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苏俄农村的面貌。  相似文献   
60.
列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十月革命后,针对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列宁深刻论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战略地位、中心内容、工作重点和实现途径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弘扬列宁的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适合具体条件和不同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