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毛新青 《兰州学刊》2008,(7):155-157,161
魏晋六朝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刘师培的研究在此领域中具有奠基作用。从各个方面对于魏晋六朝的地位进行了肯定,开启了从思想自由的角度进行论述的先河,后经鲁迅等的发扬,魏晋六朝思想遂成为现代文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对刘师培在此领域中的开拓性地位进行揭示,对其在魏晋思想研究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肯定。  相似文献   
42.
清末 ,国学大师刘师培热衷于吸纳西学并在交融中西学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这与严复及其译作带给他的影响关联甚多 ,严复可谓刘师培在学术上中西交融的引路人。不过 ,严复往往是站在西学立场上把握中学 ,以西学为坐标评判中学 ,故多强调中西学相异之处 ;刘师培则是要用西学佐证中学 ,故更强调中西学相通之处 ,即同的一面 ,甚至有“西学古微”的倾向。之所以有此不同 ,与两人学术观的差异密切相关 ,即在处理中西学关系的问题上 ,严复的“归求反观”与刘师培的“借西学证明中学”在立足点上存在差异。在对西学的了解程度上 ,严复也远超刘师培 ,但刘氏对西学较严复为浅的理解 ,却体现了当时多数士子接受西学的状态。在中国古典学术逐步与西学融合从而迈向现代形态的过程中 ,这种对西学看似简单、肤浅的接受 ,恰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5):72-72
郭院林的《彷徨与迷途——刘师培思想与学术研究》一书,于2012年5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包括刘师培在《中国白话报》中的著述研究、刘师培的思想历程、1905-1906年刘师培著述与活动透析、刘师培在《左传》学史上的建树、刘师培年谱等。该书在学术与思想的互动中将刘师培的研究引向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44.
45.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刘师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复杂多变,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但不容否认,他早期确曾是一个激越的民族主义者,其慷慨激昂的革命宣传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时人赞之谓"明<春秋>夷夏之防,严建卫种族之辨,激扬士气,以文字为义师先声,其功实与章君、胡、汪相伯仲."①民族主义思想是刘师培政治思想中最为闪光的部分,本文试对此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46.
在新旧世纪更替之际,中国资产阶级比较重视思想启蒙.他们从改造社会主体出发,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公德"私德"观,指斥封建专制统治、宗法家族制、儒学等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从理论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强调"私德"是"公德"重构之关键,要求融合中西之精华,从改造家族伦理入手培养良好私德,辅以政党培育近代"公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有助于近代理想人格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  相似文献   
47.
1903年,对于刘师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不仅是他著述与革命活动的开始,而且也是他人生转变的开始。本文从科考前、落第后以及到上海几个阶段对其著述和活动分别论述,结合社会与家庭背景透析刘师培这一时期彷徨的心态,指出,其由于利途的考量,步入革命行列,知识和政治结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迷局,导致他后期多次转变,最终也误了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48.
范广欣 《学术月刊》2023,(11):180-188
中江兆民所作《民约译解》,作为卢梭《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的首个汉译本,是含义极其丰富的政治思想文献。中国人对该文本的接受,对其中含义的发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一个不断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1898年以后二十年间不同阶段的政治使命,从立宪到反清革命到反袁之后再造共和,每每促使中国知识精英在中江译本中获取营养,并通过重印(往往有所改动)、评介、引用该译本与国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这些重印本因而成为在中国传播卢梭思想或卢梭式思想最重要的媒介。不仅如此,对该译本的创造性解读还为中国政治思想超出宪政民主向更为激进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向人民革命转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9.
刘师培对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影响,前人较少注意.其实二人曾长期作为知己,陈独秀受刘氏小学知识和诸子学的影响很深.但陈氏比刘氏更进一步,最终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50.
基于不同时代的现实关怀,20世纪上半期的清学史论述亦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范式:清末章太炎和刘师培分别以汉代和明代两种汉人统治下发展出的学术形态为标准讨论清代学术,以彰显其在异族统治下的畸形发展,具有明显的反满革命色彩。民国时钱穆又将这一研究取向发展为从宋学角度考察清代学术,进而发展为余英时从儒学发展史角度讨论清代学术。同样,清末梁启超以西学为背景考察清代学术的研究取向,民国时也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的时代要求,或发掘其科学精神,或强调其思想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