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3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刘半农在加入《新青年》后在译、著作品比例、作品内容风格及发表作品的笔名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与其加入《新青年》,进入北大,接触胡、陈及周氏兄弟都是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382.
刘延陵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译介、新诗园地开拓、青年诗人培植诸方面均有积极贡献。五四时期和30年代的诗作,以其内容的新颖和风格的别致,在新诗坛产生过广泛影响。文章对刘延陵的新诗创作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依据信件、访问和史料对其生平作了真实记录,纠正了某些模糊不清的记述(如留学的国度、时间等),全面展现诗人在中国新诗坛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83.
在民族音乐领域,由于刘天华先生的努力,开辟了民族音乐崭新的天地。为我们指出了民族音乐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在世界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刘天华先生的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使民族音乐这颗明珠更加璀灿夺目。  相似文献   
384.
刘宋孝武帝刘骏为出镇幼子挑选的府佐,主要来自自己的“代党”。在孝武朝三次大的战争中,这些人或为刘骏浴血奋战,或鲜明地表达了支持刘骏的立场,与孝武帝有着十分密切的故旧私恩关系。也正是利用这种密切关系,邓琬以报答孝武帝为由策划了子勋之乱。不同于邓琬为谋求私利,薛安都、崔道固、萧惠开和沈文秀拥护子勋,确实更多出自报答孝武帝恩遇的目的。孝武帝生前高度集权的统治方式在他突然去世后,造成了中央的权力真空,导致权力分裂与斗争升级。刘宋后期皇室内部的斗争,一定程度上是孝武帝专制统治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385.
傅德元 《江汉论坛》2006,1(7):82-88
本文叙述了刘成禺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的历程,以及他在美国主办《大同日报》时,与一位美国白人女子Jennie恋爱结婚,婚后由于美国种族歧视政策而导致这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悲惨遭遇,以及现在刘成禺的具有四分之一华裔血统的孙女刘爱美“寻根”问祖的情况,对刘成禺及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38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及大象出版社<全宋诗订补>二书,搜罗广泛,然因宋朝诗歌迄未编成全集,尚有遗珠.现录一二,求正通人.  相似文献   
387.
刘廼诚是一位1931年便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6年获任国立武汉大学政治系主任的非常有学术造诣的民国政治学人。其《比较政治制度》被收入《民国丛书》,《比较市政学》属国立武汉大学丛书,而至今只有抗战土纸本的《政治建设与制度精神》,其实是最能反映其政治思想与政治理想的一本学术著作,该书集中阐述作者有关"制度精神之培养"的诸多独到见解,包括:提出"制度精神"这一概念并把它与"制度观念"这个相近而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加以区别使用;阐述制度精神之培养的至关重要性以及制度精神培养的途径;指出制度精神之养成非一朝一夕所能臻效,对政制的维护如果是维持其形式而破坏其精神,则"制度名存而实亡"。  相似文献   
388.
太行山文书领域存在着大量"刘二姐栓娃娃"同题曲艺或小戏唱本藏品,其时间跨度自明至今约500年时间里,均有不同版本或艺术形式发现,具有历史悠久性。该现象广泛流行于太行山以东广大地区,群众基础雄厚,具有地域广泛性。由此将这一现象首次归纳为"刘二姐现象"。通过对原始生殖崇拜、封建宗法制度及宗法礼教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深入解读,阐释了该现象赖以产生和盛行的深厚历史人文背景及其成因,从而确立该现象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89.
王彬 《文史哲》2023,(4):101-116+166-167
《北齐书·刘昼传》记载了传主求取秀才、作文献赋的经历,刘昼对举秀才的执着既来源于身边师友的示范,又受到当时人对秀才观感的潜在影响。同时,他不甘察举入仕的失败,采用献赋邢卲、魏收的方法试图混迹士林,亦未成功,终于发出“恨不学属文”的感慨。北魏中期以降文雅大盛的局面是古人基于其所处官场、士林的运作逻辑,在日常行为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形成合力而产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90.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不辱使命,经过多方周旋,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集中体现了他非凡的外交、论辩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对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