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1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89篇
人才学   7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15篇
理论方法论   264篇
综合类   3462篇
社会学   41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音乐实践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三个环节。词曲原创者的创 作为“一度创作”,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演过程为“二度创作”。要使声乐作品的魅力得 到充分展现,还需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入挖掘作品的含意,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 ,准确把握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42.
创作方法概念不该遗弃,而应重新认识其内涵和层次。本文认为,创作方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创作目的、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具体创作对象的差异以及三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使得创作方法具有无限丰富的形态。风格的多样反映了创作方法的多样。以这种新的创作方法概念,可以对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如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文艺思潮及风格流派的关系问题等,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3.
吴敬梓的思想内涵十分丰赡 ,传统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和魏晋六朝风尚对他的影响至大 ,而时代思潮中的颜李学说以及自然科学学风也同样影响了他。吴敬梓之所以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是与他的家庭传统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而研究他的思想必须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着手 ,重视形象思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44.
关于风格与人格关系问题的一些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艺术风格与人格的关系,我国古代有所谓的“文如其人”的说法,在学术界这一观点似乎成为定论。本文作者从风格与人格、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入手,比较详尽地分析了风格与人格之间在在的种种复杂的对应关系。文章认为,在审美创造活动中,风格与人格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因此,对于风格与人格的关系应当作具体的考察,而不能简单地视所有的风格就是人格的表现。同时,作者还从思想、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揭示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李清照与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的生活经历迥异,创作道路相似。她们的经历是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是精神宝库的财富。  相似文献   
46.
孟浩然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一生多是在隐居和旅途中度过 ,他的诗大多以山水、田园、旅游为题材。以清旷之笔意 ,抒狷介之情愫 ,有的诗以清高自鸣 ,却又微寄怨思。纵观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自然本色美 ,即观赏对象和描写题材的自然化 ,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自然化 ,理想人格和高扬个性的自然回归  相似文献   
4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丁玲是一个颇具魅力而又不断争议的女性作家。纵观她的一生 ,2 0世纪中国历史的每一次重大变动 ,几乎都会影响到丁玲 ,丁玲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在思想、生活、创作上 ,丁玲始终与 2 0世纪的中国社会粘在一起。从丁玲在社会变动中的创作和女性角色定位来阐述她在 2 0世纪女性创作、女性话语世界建构中的独特作用 ,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8.
情与理的困惑选择--论时事小说的创作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忽略的历史存在 ,由于与现实过分密切的关系 ,时事小说家们虽以史家自居 ,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因此形成了时事小说情感与理智两相悖反的独特现象。本文从对明君中兴的企盼、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对神鬼迷信的描写三个方面来探讨时事小说中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相似文献   
49.
在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形成之时 ,有两个申国存在 :一为西申 ,即申侯之国 ,地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一为南申 ,即申伯之国 ,地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以南。《国语》谓周幽王太子宜臼被废之后所奔之“申” ,即《竹书纪年》之“西申”。南申都邑为楚所攻灭后东迁至信阳 ,后人谓之曰东申。骊山之戎即骊戎而非申骊与晋申 ,周宣王所伐之“申戎”为姜戎之别种而非西申  相似文献   
50.
李清照 ,朱淑真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本文从闺阁女性角度观照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文学创作 ,分析两人在生活背景与个性差异中所产生的创作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