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8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71篇
管理学   2050篇
劳动科学   99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27篇
人口学   282篇
丛书文集   2987篇
理论方法论   538篇
综合类   4776篇
社会学   563篇
统计学   22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913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创新性强、资金密集、知识技术密集、高收益和高风险等特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联盟可以集成各成员的优势资源,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或者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以抓住市场机遇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使企业快速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动态联盟的基础,联盟成员投入的核心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形成的主要贡献力量,基于优势技术的核心能力系数和基于优势资源的核心能力贡献度是影响研发型和产品型联盟利益形成的主要因素,引入核心能力系数和核心能力贡献度,分别建立研发型和产品型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联盟利益分配更具合理性,可以充分调动联盟成员的积极性,提高联盟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2.
在国有股自由交易过程中,由于法人机构与战略投资者有时违背"公平"原则,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进行调控.政府利用国有股调控经济,可增强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性,同时也是国有资本退出相关产业或调整所有权以及结构的重要方式.减持国有股使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既不能以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为由而损害国有利益,也不能仅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立场出发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要使公众流通股、法人股、国有股走向统一.真正实现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对证券市场完善并产生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理想的公司运作模式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因此小股民就必须设计出一套体系以保证公司经理人员能追求小股民利益极大化。而小股民利益就表现在股价上,也就是追求股价极大化。讲的更具体一点就是要求公司经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借最适当的债务投资于正的净现值项目,尔后使得债权人能拿回其本金与利息,而小股民可以拿回股利或于二级市场套现。这一套体系就是所谓的公司治理,也就是透过公司治理追求小股民利益极大化,但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特别是小股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04.
随着西方理财新知东播中土,西方财税知识体系,尤为清季各界人士所熟知.为解决国内税制弊端,清季朝野各方积极移植西方税制,将划分国家税、地方税作为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筹备预算制度的要政加以推行.在国内固有制度与外来新制难以衔接的背景下,时人划分两税的学理资源,几乎大部分取法于日本、欧美等国.两税划分的过程中,由于对西式税制学理认知角度差异以及固守本省利益的需要,中央与各省在两税划分标准、税制分级等问题上,显然各有所宗.分税言论的歧异,隐隐显示出改革税制与固守本位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05.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客观存在的要素,还有文化实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球文化交流与冲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祖国统一和民族认同上我们都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06.
在涉及利益层面较广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充分考虑广大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现实利益,既是消除阻力、争取民众支持、继续推行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107.
萨特认为,利益的主体性的前提是人的存在,利益的主体性是一种主观性,利益的主体性能够离开人的社会性,利益的主体性是后天个人实践获得的,利益的主体性是人的根基。萨特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萨特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萨特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108.
为了平衡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之间的冲突,英美国家以"蔑视法庭罪"对妨碍和侵犯司法尊严的行为进行了规制.由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蔑视法庭罪"在两国的实践与制度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说明在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既有融合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109.
越战是美国自二战以后最重大的海外干涉 ,也是尼克松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部分。尼克松从担任艾森豪威尔政府副总统起到约翰逊政府前期 ,一直是美国对越战争升级的支持者 ,而到了 196 8年他对越战的态度由强硬走向缓和 ,并最终于 1973年 1月与北越签订了和平协定 ,结束了越战。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尼克松处理越南问题的根本依据 ,但在促使对越态度转变中一些他个人的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尼克松作为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 ,充分认识到越战造成了美国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军事、经济损失。同时 ,虽然尼克松本人内心始终坚持反共立场 ,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调整与中、苏的关系 ,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越南问题。更重要的是越战与尼克松个人政治命运的联系。美国国内掀起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同时 ,战争还造成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团体和党派的分裂 ,尼克松要想在选举中获胜则必须调和两种对越战的极端态度 ,走中间道路 ,以取得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0.
先说一个故事。2001年夏,德国和中国的两家企业之间发生一场商战。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正荣博士,赴德国寻购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等专用生产设备。德国这家公司只为全世界生产出4台,3台已名花有主,仅有这1台待字闺中。不意在洽谈顺利进行之际,德方突然以“该设备可以用于军工生产”为由中途生变。就在此时,世界光电子专业权威杂志《国际光子》刊登出一篇文章,石破天惊地报道:“太阳能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