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是谁有可能、也应该去对一部坎坷而又复杂的“儒林列传”进行人文的烛照呢?毫无疑问,这个人最好兼具“过来人”和“诠释者”的双重身份。当笔者今天回顾并反思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经历时,深知,那个时代的“思想剧场”在发生学的意义上塑造了一个少年的人文心灵和智性品味,  相似文献   
42.
少儿戏剧场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着力打造的,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以少儿宜观看的剧节目为主要内容,以北戏在校学生为演出主体的,集演出、观摩、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全国首家少儿综合艺术演出场所。 少儿戏剧场集中展现北戏的优秀教学成果和精粹创作作品,同时吸纳国内外优秀少儿剧目荟萃展演交流。少儿戏剧场秉承着“戏曲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利用自身具备的剧场和艺术教育资源,培养戏曲后备力量,展示艺术教育水平,推出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少儿戏曲观众,丰富少儿文化生活,提高少儿艺术修养;传承优秀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建少儿艺术乐园,服务少儿艺术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北京特色艺术,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43.
传统的中国皮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尽管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逐渐被人们淡忘。通过对皮影艺术形式地深入研究,对当代国内外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的广泛分析。阐述了中国皮影艺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建设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可行性,设计出传统皮影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剧场”,同时对数字化虚拟剧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描述。使传统皮影艺术的存在和传播形式从民间转向数字化平台,在新媒体时代,以崭新的面貌重振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44.
英若诚先生在对《推销员之死》进行剧场翻译和剧本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了历时的对比研究,通过剧场版本和出版版本中剧本相关内容的翻译变化,阐释了翻译与社会、与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剧场翻译的具体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和语篇思想,将文本、文化、语境作为整体的研究方法,及其所关注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如何实现社会功能,对解决戏剧翻译重文本而轻舞台、文本与舞台相互孤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亦是使两者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及其代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雷特》戏剧中死亡占据重要地位,在哈姆雷特身上及其周围都有死亡面影的闪动。该文从戏剧结构、死亡意识体现和人物关系结构三方面分析《哈姆雷特》中死亡的地位及其产生的戏剧效果;以戏剧第五幕第一场为例,从小丑的设置和掘墓人的独特创造入手来分析死亡角色在墓园一场的表演;最后,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探讨死亡在《哈姆雷特》剧场表演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6.
2010年2月13日至19日,央视3套《梦想剧场》“过年七天乐”隆重推出“超级模仿秀”总决赛,来自吉林市的小伙子杨云阁以清纯的扮相、妩媚的舞姿、委婉的唱腔进行反串表演,连夺周冠军、月冠军、半决赛冠军。一路进入年度总决赛。在总决赛上,他以一曲《但愿人长久》一举夺得年度总决赛第5名,被誉为“李玉刚第二”。  相似文献   
47.
在后现代语境中,剧场化行为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如演戏一般,个体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呈现他人所期待的自我。教师教学行为具有剧场化的特征,在学校这个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的剧场内,教师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呈现出双向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具有维持教学“情境定义”、唤醒“具身认知”的诗意身体、满足师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塑造“立美育人”的审美境界等教育功能,丰富个体的生命体验,促进师生双方共同进步和发展。但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也常常会陷入“单一化”的角色世界、“程式化”的教学流程、“神秘化”的师生关系、“独白化”的课堂互动等误区,使人们产生诸多偏见和误解,导致其正向功能得不到彰显而被遮蔽。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误区的匡正路径在于:转变社会角色期待,提高教师职业认同度;培养教师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状态;回归质朴教学艺术,激发真实教学活力;注重课堂主体交互,促进师生双向发展,从而彰显教师教学行为剧场化的育人本质。  相似文献   
48.
基于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缘由,中国舆论监督呈现出显著的充满独异性的剧场政治特性.政府、媒体、记者、普通社会成员等,均未成长发育为理论舆论监督学意义上恰当的主体,随机变形、多重身份自认等普遍存在,乃至于舆论监督公共想象充满戏剧性.建构适合于中国政体,社会剧场需要的"实践舆论学",以充分的实践感面对实践形态的舆论社会现象,承认"实践的增量"的社会发展价值,并以"经权学"的品质与气度辩证迎遇现实的社会急迫性,或者可以成为重要的解放之途.  相似文献   
49.
谢静 《南京社会科学》2023,(5):112-122+134
社区经常作为原初资源被动员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随着风险解除而衰退或消失,而其感知强度和阶段性特征则标示出当前社区构建方式的巨大改变。本文把这种非常状态下的新形态社区命名为元社区,并通过重新理论化的场景化概念,解析新技术条件下元社区的生成过程。具体而言,非常社区是通过剧场式空间、缝合性现实、网格化运作等三种方式进行场景化生成。作为一种元社区形式,非常社区是一种“普遍性例外”,如镜像般折射出公共生活的不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
董健先生的<戏剧性简论>是近年来戏剧性内涵研究的重要收获,他将戏剧性分成并列关系的"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对后者内涵的揭示存在论述矛盾.这种论述矛盾源于对两种戏剧性关系构成的误认.其实这两种戏剧性之构成关系并不表现为一种并列关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构成关系.二者间的构成表面呈现为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其内在呈现则表现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实质上是"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的舞台实现的关系.只有重新确认两种戏剧性的构成关系,才能使"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内涵得到正确揭示,从而全面理解戏剧性的内涵与本质.在明确这两种戏剧性的确切内涵的基础上,应当用"戏剧性"和"剧场性"定义这两种戏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