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劳动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而有关劳动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性质也一直是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是在于劳动收入差距最终对经济效率会产生何种性质的影响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劳动收入差距的状态相同,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完全可能截然不同。劳动收入差距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劳动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不同原因、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条件、不同环节、不同因素、不同特征的劳动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在性质上会有差别,在结构上也存在差别。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劳动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影响的复杂性,进而制定合理的劳动收入调节政策,努力实现分配公平和效率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2.
工人一年收入八十几万元,享受与高管一样的年薪待遇,记者从安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为打破过去对一线操作工人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和上升通道不畅的状况,去年以来,马钢全面试行“首席技师年薪制”,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保障一线劳动工人能够体面劳动。(《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似文献   
103.
《领导决策信息》2010,(21):26-26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分配份额高速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1993—2007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8%增至14.81%,增幅为3.13个百分点;而居民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49.49%降低至39.74%.降幅9.75个百分点。比较2008年和2004年各地区劳动报酬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情况.  相似文献   
104.
李丽辉 《决策探索》2010,(11):42-43
政府和企业的分配份额双增加,居民的分配份额有所下降 最近,一则消息引发热议:据报载,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5.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许多旧的经济范畴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内容。利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范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发展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控制。在各种经济杠杆中,利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杠杆。利息这个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的古老的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究竟有没有新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保护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为"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扫清了思想障碍,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7.
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命题体现了重要的伦理价值,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意蕴.马克思主义要求社会主义应该努力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群众一切符合正义原则的财产性收入即为其应该增加的财产性收入;群众一切通过不正义手段而增加的财产性收入不应该增加.财产性收入相对于自由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所以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有助于人们实质自由的实现;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只能在自由的实现中实现.  相似文献   
108.
109.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其合理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城乡二元结构.文章以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钱纳里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国际标准为基础,构建出一个反映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劳动收入比值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出符合该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的城乡劳动收入比值,并与实际比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阶段城乡劳动收入差距的合理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