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沈维杰 《经营管理者》2014,(28):195-196
随着我国经济的速猛发展,在与日俱增中的现代企业,实力也逐步壮大中,同时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力愈演愈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力创新方面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普遍关注,而在各个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如何管理好劳动定额变得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影响。本文笔者进行阐述了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论述了应具体采取的有效措施及劳动定额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在一定范围里,人的行为一般是围绕着经济动机而产生的。从理论上讲,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经济利益通常不是最终目标,但它却是组织对个人提供的最明显、最基本的工作诱因。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人民还不富裕,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劳动仍然是谋生的基本手段。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关心自己的劳动所得,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3月就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  相似文献   
23.
农业转移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劳动力转移模型,从劳动效率差别角度解释了这一特征,从理论上得出了劳动力转移的两阶段特征。并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测算了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在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从农业部门到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数量,验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阶段特征:在劳动力转移初期,中青年劳动力流出农业,老年劳动力难以流出;在劳动力转移后期,中青年劳动力开始回流农业,老年劳动力从农业流出。研究结论表明,不同年龄结构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仍存在配置红利,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加快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挖掘不同年龄劳动力再配置红利,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4.
我国许多行业的厂房内大部分是以涂有白色灰浆的墙为背景,加之生产设备大部分为灰色,这样整个车间内部形成了灰色世界。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给人一种拥挤、沉闷和不安全的感觉,心情上受到极大的压抑,人很快就会疲劳,影响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因此,设计人员对工厂车间内部的现有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一个劳动效率高而又令人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文章分别比较2005~2009年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及煤炭开采、洗选业在岗职工增长率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尝试采用行业就业弹性指标计算新疆煤炭开采、洗选业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就业弹性和全国同行业就业弹性,并分析其差异,判断新疆能源资源开发的就业效应。指出新疆煤炭开采、洗选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就业效应均不理想,新疆煤炭开采、洗选业劳动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但新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在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方面远不及新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大力发展新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对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提高贡献更显著。  相似文献   
26.
柯使进 《经营管理者》2012,(4X):389-389
众所周知,制造业对于生产工人的工资选择不外乎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生产工人的劳动时间核算工资,按照生管部门的任务安排,与计件数量无直接关系;计件工资,即按照工人所生产完成的产量计算所得工资,与生产时间的关系也不是很大。当然,两种方式相比较,计件工资方式更能提高生产工人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因为工人的所得直接与所完成的产量相挂钩的,工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能以完成更多的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计件工资。  相似文献   
27.
资本与劳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制度因素作为经济增长中的非物质要素,因影响生产效率而被长期关注。本文的定量分析表明,中国制度变迁中投入要素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资本效率、劳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综合的制度效应明显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制度效应并没有改善资本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28.
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常用方法有劳动效率定员法、业务数据分析定员法、设备定员法和比例定员法。本文对于基层供电公司劳动定员主要采用劳动效率定员法。  相似文献   
29.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则、决策的过程。会计从业人员运用计算机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工作差错,提高了劳动效率。1.牢固树立人是会计电算化工作决定因素的观点会计电算化将广大的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结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并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以供分析决策之用。但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计算机无法取代财会人员进行非程序化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而只能是财会人员的工具。因此,要使会计专业人…  相似文献   
30.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1989-2011年的面板数据,使用Logit模型,从热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营养对我国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及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营养对农民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具有正向影响,脂肪摄入则具有负面影响;营养对农民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和时间差异,对女性农民的影响要高于男性农民,对老年农民的影响要高于中青年农民;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影响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扩大农民的劳动参与率应从改善农民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结构入手,并且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