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8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043篇
劳动科学   3686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598篇
人口学   152篇
丛书文集   1801篇
理论方法论   428篇
综合类   2981篇
社会学   822篇
统计学   24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794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309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51.
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批判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实践有对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运动的基础性,却没有超然的、抽象的神圣性。从“劳动异化论”经“感性实践论”到“实践自由论”,展示了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批判轨迹。人类思维对社会实践的批判,是社会实践的“它批判”或“反思的批判”。人类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均是这种“它批判”的产物,而“它批判”在实践总过程中只是社会实践“自批判”的一个中介环节。实践的自律性使社会实践由曲折到前进;实践的创新性则使社会实践创造出越来越高的条件,从而实现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实践“自批判”的终极指向是超越生产劳动实践的“必然王国”,达到具有充分精神享受价值的人类生活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952.
学术自由是不少学者毕生追求和维护的理想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在王国维纪念碑碑文中写下“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这一不朽名句 ,所表达的正是对学术自由之赞扬与向往。学者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学术自由 ,除因为学术自由是学者从事学术活动、探究客观真理的必要条件与保障外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学术自由还是学术活动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53.
异化劳动:伦理意义及其阙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国球  曾特清 《兰州学刊》2004,42(3):66-67,28
马克思从劳动视角出发立足于人本主义来说明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揭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人性的扭曲 ,以人道主义的激情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诞生 ,具有巨大的伦理意义。然伦理判断不能替代科学判断 ,本文意在指出异化劳动学说有事实和知识上的阙失。  相似文献   
954.
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与劳工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站在劳工利益的立场上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劳工标准与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之间的关系 ,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性质 ,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态度和策略。本文认为 :体面劳动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对体面劳动的追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遵守国际劳工标准 ,有助于推动体面劳动、道德贸易局面的形成 ,使企业在产品和道义上都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955.
马志辉  苏禾 《理论界》2003,(2):63-64
经济学分析中的基本前提假定,即人的行为机制问题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定,作出简要的分析和批判,并创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假定--"主体劳动人",将"劳动人"、"主体性"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定.  相似文献   
956.
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平均工资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局限性之后,运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形成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规律性,提出了平均工资率的概念,并对平均工资率的形成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最后,经过分析指出,市场经济为较好地实现"按劳分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7.
劳动关系研究十大基本范畴的科学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对劳动关系的范畴进行研究,作出一些新的科学界定,这些范畴主要涉及到:劳动分工,产业关系,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劳务关系,员工关系,劳动权,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958.
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农业劳动向工业劳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劳动者形态。农民工的劳动者形态与工业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农民工演进形态的关系作专题讨论能更好地揭示农民工的劳动性质及其劳动形态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近代中国工业的独特性塑造了中国农民工的近代形态,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赋予了中国农民工的当代形态新内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长期性导致中国农民工的长期性。与全球化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民工面临着从外延扩大到提升劳动素质的内涵成长为主的模式转变。提升农民工的劳动素质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59.
劳动关系:理论与不同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本质。20世纪中叶以来,欧洲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代表的模式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进行了重大的改造。这种以自由和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使劳动者受到社会保护,要求资本承担社会责任,为劳资两大集团和解与合作,为社会的团结提供了基础。中国在经济体制转型中,劳动关系随着市场化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些地方暴露出尖锐的矛盾。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现阶段和谐的劳动关系只能在多层次劳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  相似文献   
960.
企业经营者作为劳动者的劳动特殊性和其作为人力资本的资本价值性使得必须重视这一群体的激励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经营者报酬体系,并因企制宜采用灵活动态的物质激励模式,在强化精神激励的同时建立职业经营者的信用、业绩评级与跟踪机制,对经营者们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和压力,致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工作,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