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61.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化,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在单位管理方面占的地位也日益加重。因为单位是由员工构成的,只有切实保障好每个员工利益,才能提高单位的效益。然而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中最难管理的就是信访接待工作。信访接待工作,顾名思义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单位关心员工,制定人事分配制度的直接途径。下文就针对如何做好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信访接待工作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62.
城市公众对劳资冲突的主观感受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多数公众认为劳资冲突比较严重 ,特别是对私营企业的劳资冲突感受颇深。但就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言 ,人们对国有企业劳资冲突的看法的影响更为明显。公众对劳资冲突的看法对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公平感、对社会冲突的总体判断和冲突行为倾向都会产生影响 ,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63.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劳资两利"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在劳资矛盾和冲突中的两利;劳资利益存在着区别的两利;"劳资两利"中的国家利益.在实践中,毛泽东主张以思想教育为手段,引导各方人士领会"劳资两利"实质;以劳资和谐为目标,积极稳妥地解决各种劳资纠纷;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和健全"劳资两利"的保障体系.以史为鉴,我们应建构非公有制企业雇主与雇工间战略伙伴关系,以缓和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共产党和群团的组织制度,加强对劳资关系的协调保障;完善调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监察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264.
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爆发的劳资群体性事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劳资利益的博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劳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利益争议已呈逐步上升趋势.承认和尊重劳动者的多元化利益,是我们缓解和解决劳资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前提.劳资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利益博弈.在劳资双方的利益博弈当中,劳动者提出利益诉求大多是合理、合法的,在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劳动者追求的不再局限于实体权利,而是更多的利益诉求,劳资双方因这些利益分歧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前劳资群体性事件有六个主要特征,分别为集中爆发趋势、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引发原因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劳资对抗程度暴力化、工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应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265.
朱卫东  张超  吴勇  库泉  张帆 《管理科学》2019,22(2):112-126
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难以平衡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基于共生的共同治理模式满足了这种需求, 而利益相关者共生的逻辑起点是共同创造与分享增加价值.此时, 如何在现有种群规模下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并保持其动态增长成为值得研究的科学性问题.首先分析员工与股东共创与共享增加价值机理, 并运用生物学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构造基于增加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共生演化一般模型;然后得出员工与股东的劳资共生演化动力模型, 并利用均衡点、依存系数的不同取值对劳资共生行为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 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及映射现有的管理实践;最后, 以海尔为例分析了“人单合一”创新模式改革前后劳资共生行为模式阶段性变化及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 验证构建劳资共生模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