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20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正有一个国王到一个离王宫很远的地方旅行。回来后,他不停地抱怨脚非常痛,因为他所走的碎石路异常粗糙硌脚。为此,愤怒的国王下诏,命令百姓用牛皮铺好每一条路。一位大臣冒险进言:"陛下,为何不用一小块牛皮包在自己的脚上呢?"国王  相似文献   
82.
众所周知,黄海海战在甲午战争史研究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关于黄海海战胜负的问题,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讨论了学者们关于黄海海战的胜负问题的看法,吸取了前辈的看法。最后得出了北洋舰队在与日本海军的对抗中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居于失败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司马孚既是一个曹魏老臣,也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司马孚一生心向魏室,在每一任上,皆体现出“内弘道义,外阐忠贞”的性格。虽然高平陵之变后,特殊的环境使他陷入矛盾和痛苦中,但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在司马家族中,他还是称得上“魏之纯臣”的。  相似文献   
84.
吐蕃时期的行政区划与官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时期的行政区划及官僚制度,是在朗日松赞和松赞干布时初步建成的,在历经了几代赞普王朝后才逐渐完善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而产生形成的,它具有赞普集权统治下的众臣分工治理,以及宗教辅佐政治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因此,探究土蕃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必得探究其行政区划和官僚制度,此是其重要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5.
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出现于18世纪40年代,它是由外国教会举办的一些学堂,其中有些学堂后来发展为著名的大学,但这些大学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当局和民众对于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发展愿望.直至19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出现了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产生了中国近代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系统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划时代的创举.  相似文献   
86.
外蒙第一次"独立"和"自治"期间,设立了由上、下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国内外史学界对其设置问题大多语焉未详,抑或错误地认为,1911年12月底库伦政权组建的同时,在沙俄的操纵下即行设立了该议会.俄国外交文件表明,其设置时间应在1914年4月中旬或下旬,且与我们传统的论断恰恰相反,它并非在沙俄操纵下成立.库伦政权组建议会的目的之一,旨在对俄国在外蒙谋求铁路和电线优先权等意图采取拖延政策.  相似文献   
87.
北洋时期,中国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南方军阀为了在混战与割据中占居有利地位,纷纷投靠日本。日本政府、军部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不同时期去扶持中国这批军阀或那批军阀。北洋时期,中国内战频繁,越演越烈,这与日本的军援莫不相关。中国军阀与日本的这种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因为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只是重大灾难。  相似文献   
88.
鲁靖康 《西域研究》2015,(2):7-9,138
史料记载清代哈密办事大臣的设置时间颇有出入,甚至自相抵牾,本文对诸种观点进行了考辨,认为哈密办事大臣始设于乾隆二十四年。其因军兴而设,统一后因处于交通咽喉,事务浩繁,虽屡经奏请裁撤而得以保留,一直到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才予以裁撤。  相似文献   
89.
居心何在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1,(13):69-71
明末,李自成率农民军大举进攻明朝军队,势如破竹,直逼北京。眼看京城难保,崇祯皇帝已无兵可派,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危急时刻,大臣李明睿密奏,建议皇帝南迁,先到南京稳住阵脚,以图东山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崇祯十分清楚当前的局势,留给自己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跑路,要么就是死路。可是崇祯有说不出的苦衷.皇帝带头逃跑,传扬出去贻笑天下,将来更没脸去见列祖列宗。除非大臣们拼死苦劝,强拉硬拽,把他“绑架”到南京最好。  相似文献   
90.
御前大臣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官职,但其职权从来就没有固定过,它一直随着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国王的秘书,到所有政府部门的部长,再到精通司法的司法最高长官,最后在21世纪初演变为一个横跨立法、司法、行政、教会四权,以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的资深内阁大臣。到本世纪初,御前大臣的事务繁多而复杂,难以处理。其集数权于一身的身份也与当今分权的政治观念严重冲突。在国内外政治与舆论压力之下,从2003年起,英国政府开始着手对御前大臣进行改革。最终御前大臣以头衔的形式继续存续于英国政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