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2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2013篇
劳动科学   78篇
民族学   385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197篇
丛书文集   3067篇
理论方法论   551篇
综合类   5492篇
社会学   769篇
统计学   110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唐浩明、二月河是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两位突出代表,理论界对两者历史小说的批评一般停留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和雅俗定位上,缺乏针对性。笔者认为唐浩明、二月河的创作都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河东风土的"重实轻名",是使唐浩明与二月河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动机、艺术品位等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基于熵值法的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区和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推动力、社会发展支撑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发展能力评价.从省域层面看,该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弱于省平均水平;从区域内部看,发展能力差距明显,综合发展能力优势集中在东陇海产业带的双核及轴线上.在区域发展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策略:整合空间结构,深化区域分工,完善基础设施,涵养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53.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平 《统计与决策》2007,(19):149-151
加强区域的经济合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目标与要求,是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活力,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大关系,从我国的发展现实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理顺利益关系,注重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在以GATT和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层出不穷。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福利和多边贸易是有利有弊的。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扬长避短,既限制其不利的影响,同时又要积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5.
加强合作与协调 振兴川东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片区包括地域联系十分紧密的南充、广元、广安、达州、巴中和遂宁六市。这里属丘陵山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竞争力不强。六市有着很多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区域内部交流十分频繁,有许多共同的利益,面临着许多相同的困难。如果六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合作,打破区域界限,共同整合区域资源要素,优势互补,就能扬长避短,互动发展,在市  相似文献   
56.
《鞍山社会科学》2006,(6):22-23
省委书记李克强来鞍调研时针对鞍山的客观实际,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鞍山要发挥区域优势,建设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的经济隆起带。实现经济隆起。这无疑是对鞍山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希望,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那么如何加深对经济隆起内涵和标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57.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呈扩张和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当前我国安全利益的基本取向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建构防范立体威胁因素的“普遍安全观”;其二是谋求以周边地区为依托的区域安全。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8.
马克思早就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过去的20多年实践证明,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将是下一阶级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期我们特别编发了一组由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学者政府官员关于城市化的文章,以方便读者了解城市化发展的一些实质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59.
我国区域制度变迁对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新格局下中部地区的区域竞争环境,依据演化理论提出了环境变迁后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战略适应观点以及战略适应的现实路径,认为中部地区的战略适应路径在于区域制度创新和经济集聚战略,并就区域制度创新和经济集聚战略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日渐深化 ,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正在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布局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宏观发展战略同时 ,应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在 10到 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四个中心、三条产业链、两个示范区和一条经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