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8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2013篇
劳动科学   78篇
民族学   385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197篇
丛书文集   3067篇
理论方法论   551篇
综合类   5488篇
社会学   769篇
统计学   110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1066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日渐深化 ,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正在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布局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宏观发展战略同时 ,应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在 10到 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四个中心、三条产业链、两个示范区和一条经济带  相似文献   
62.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将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新动源,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将休闲旅游作为旅游城市发展的新定位,以城市为依托开发区域旅游,实现区域旅游与体闲旅游城市建设的互相促进,是今后区域旅游开发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3.
藏区产业成长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推动产业成长的主导要素的差异,对近年来藏区产业成长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类,并梳理出制度创新型、科技引领型、资源依托型、需求导向型与品牌塑造型5种产业成长模式。进而对各产业成长模式的特点及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作了分析,认为藏区产业成长的模式是多样的,成功的产业开发案例都充分体现了以下原则: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资源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品牌战略的原则;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原则。  相似文献   
64.
私营个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源和增长点。策应沿江开发,加快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是促进泰州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的重要途径。兴化市戴南镇、张郭镇是我市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两面旗帜,是乡镇经济耀眼的“双子星座”,其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5.
本刊理事会     
《华人时刊》2004,(6):41-41
  相似文献   
66.
期盼已久,成渝两地终于牵手踏上“红地毡”。2001年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山城重庆迎来了曾在“一口锅里舀饭吃”的患难兄弟、好朋友——成都市党政代表团。  相似文献   
67.
汉代教育是汉代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汉代教育对社会影响的最主要表现是:汉代官吏的群体知识化和由此导致的儒者官吏对儒家政治、经济、文化理想的自觉实践;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全民共同心理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8.
我国加入WTO后 ,区域高校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区域高校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 ,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劣势 ,寻求对策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发挥优势 ,克服劣势 ,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要有更强的紧迫感和发展意识 ;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营造开放的氛围 ;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9.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区域内要有充足的要素投入;二是区域内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在区际贸易中能获得较多的净收益.在不同的制度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的多少、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和区际贸易净收益的大小都将产生明显的差异,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或扩大.内蒙古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制度原因可归结为:中央政府的制度安排形成的外部约束;区域内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形成的内部约束.  相似文献   
70.
转轨期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均衡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多重目标:实现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矫正外溢性及其他经济政治目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终极目标追求的是区域间财政能力或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虽然在实现纵向平衡方面有明显成就,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区域间财政能力的均衡,但总体而言,从设计到实施,在矫正区域间的横向均衡方面缺乏成效,没能有效地控制区域间财政能力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进一步发挥其区域均衡效应,必须进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