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冯广宏同志对《华阳国志校注》、《辞海》等书中关于都江堰的宝瓶口是蜀王开明所修凿一说提出了异议,现全文发表于下,供专家、学者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2.
:《华阳国志》在汉文史志中首次明确记载了纳西族先民的活动。本文通过字义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这一记载中的难解句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刚”之“刚”取自《易·说卦》 ,并进一步辨明“摩沙夷”即今纳西族 ,其分布区域在今盐源西至宁蒗一带  相似文献   
23.
华阳国志》是研究西南地区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书中关于祠庙的记载对认识巴蜀等地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华阳国志》中祠庙的祭祀对象具有多元性,大致包括帝王、神仙、清官循吏、当地名士和自然生灵。全书罗列了先秦至三国时期32座祠庙在巴、蜀、汉中、南中等地的分布情况,其中蜀地最多。通过对《华阳国志》所载西南地区祠庙的梳理,可以看出,秦汉魏晋时期的巴蜀文化在整合自身并主动融入大一统潮流之中的同时,依旧保留着自身的底蕴和魅力。  相似文献   
24.
华阳国志》成汉史叙事,其编撰体例、叙事立场,均体现以晋朝为正统的观念。除认同正统外,常璩之"晋朝认同"的更深内涵是对两晋门阀统治的认同。基于门阀立场,常璩将西晋蜀中统治的崩溃看作是赵王伦篡位及寒人乱政的结果。其述李雄蜀中统治,曲笔以迎合东晋朝廷,并依东晋士风阐释李雄之"雅谈"。其所述成、汉易代,着力发扬蜀中士人的道义担当与教化责任。以上表明常璩是在两晋门阀整体立场上叙述成汉史,其对门阀的阶层认同要高于政治认同与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