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土族的历史来源,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本文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土族的族源,而是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当地口传历史和民间神话传说,考察青海省同仁县"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与区分.  相似文献   
132.
洪水即尧典说的洪水期,是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绍兴是现在的绍兴,名出南宋.那为什么不用古称呢?其一,绍兴和会稽、古越,所指同一个地域,故可通.其二,文章所论为洪水期间的会稽,但为了"通古今之变",把洪水期间的会稽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考察,使之与今天及未来相通,所以使用绍兴这一现代名称.文章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外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证明人类进化史上有过一个"水生"的阶段.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是"敲贝而食"的时代.由此推断,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滨海之地,中国也不例外,华夏文明不可能发源于西北内陆高原,而发源于东海之滨的会稽山下,即以现在的绍兴为中心的北到山东半岛南到台湾海峡的滨海之地.文章第二部分标题为"中华各民族同根共祖".这里阐述了人类祖先们学会火的使用后,由"敲贝而食"过渡到"煮贝而食"的阶段.但在陶器产生之前,胡芦器皿成为主要的社会生活用器.河姆渡出土的7000多年前的园种葫芦籽,证明会稽山下的先民在更早的时候已在利用野生葫芦作生活用器了.这为过去有人提出的"中国最早的图腾为葫芦崇拜"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作为中华各族的"人祖"的伏羲、女娲,实为葫芦之转音;以及现在尚有三十多个民族还保留着葫芦崇拜的传说和民俗,可以推断,中华各民族其实出于一源,都是长期使用葫芦器皿的以葫芦为原始图腾的会稽山下"九黎"、"三苗"之后裔.文章第三部分标题为"三次大海侵与民族大迁移".大体说来,伴随10万年前的第一次民族大迁移的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现在的绍兴会稽山,最初称茅山,在那期间就变成了苗山;当时的先民部落由九黎而成三苗.伴随4万多年前的第二次民族大迁移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这时先期内迁的先民已分化成为戎、狄、氐、羌及散居西南的三苗、百越等.这样,随第二次大迁移而来的先民与这众多内地民族之间,既有各种形式的联合、融合等等,也有剧烈的矛盾冲突.所以留下了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等历史故事.发生在4-5千年前的第三次民族大迁移与前二次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时已有陶器的发明和原始农业.这些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移民在中原找到了他们的生存发展空间,成为新兴的农业民族.伴随这段历史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而大禹治水也由过去的消极的抵抗水患,转变为以兴修水利为主.大禹治水到会稽,毕功于了溪,并在这里大会诸侯,会稽治国之道,标志着远古时代的结束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从此苗山改名为会稽山,历史从这里翻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3.
清末民初,晋东南地区的高平县、长治县、长子县等地发生了民众以抗捐税名义焚烧士绅及新式学堂的"干草会"事件。这一事件是在当时社会动荡、基层控制力减弱、清末新政中加征新捐税等多个客观条件下产生的一场民变。通过乡村失序情况下暴力的社会动员方式,"干草会"事件实际上是基层民众"反近代化"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暴露了国家权力中空后,士绅与基层社会出现了严重冲突,使得传统的乡村关系也逐渐瓦解。  相似文献   
134.
冯盛国 《学术探索》2013,(12):28-30
屯卦的主体意向展示了周初分封诸侯的历史事实,通过对该卦形成背景的分析,匡正对“利建侯”的不合理解读,可以看到《周易》卦辞与爻辞反映的周初政局的情况,进而还卦辞以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35.
关于南朝村的渊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的出现是魏晋南朝时期地方结构的一大特色。村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与历史上多元的自然聚落演变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又有具体的时代因素。南朝的村形制各异,规模非一,与其来源形式的多元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6.
核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得到生产性保护的关键.手工类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是在特定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中,通过生产、销售、流通诸环节历史地形成.面对机器化大生产的变革,传统手工艺必须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保护其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面对激烈的市场化转型,则必须通过商标原产地保护、甚至行业标准的制定,保护核心技艺及其形成的品牌价值;面对文化转型,则有赖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文化创新, 探索核心技艺传承-品质管理- 品牌保护- 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广东石湾酒厂对于其核心技艺—玉冰烧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给了我们上述启示.  相似文献   
137.
青岛土山屯汉墓木牍《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为我们认识汉代的口钱、算赋问题提供了新资料。牍文中的“事口”是指7岁至56岁(或60岁)应当缴纳口钱和算赋的人。“凡算”是指所有15岁至56岁(或60岁)的人应当缴纳的算赋数。“事算”是指实际缴纳的算赋数。在算赋的征收中,罢癃是免除算赋的,奴婢则征收数倍的算赋。汉简和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凡口·事·”中的“事”是指“事口”,“算·事·”中的“事”是指“事算”。《汉旧仪》“算民”中的“算”应是计算之意,“民”是指“事口”之民。“算民”是统计“事口”之民,即统计缴纳口钱、算赋的人。口钱、算赋在三国吴简中称为口算钱。  相似文献   
138.
万雪玉  杨忠东 《西域研究》2023,(3):1-12+174
清朝与浩罕百年交往,时间上处于英俄等国大规模入侵中国西北边疆的前夜;空间上处于陆路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由于浩罕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强势的东方扩张政策和清朝统一新疆后的和平环境与宽松睦邻的对外政策,双方在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发生了频繁的交往交涉。伴随浩罕不择手段的利益索取而引发的回疆西部多次动乱,促使清朝君臣多方寻找长治久安之策,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与变革,通过观念、边防、立法等领域的建构及重构,强化了“内”“外”之别,加快了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的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清与浩罕以回疆为舞台展开的博弈与交锋,使中国内陆边疆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轨迹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