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91.
谈广告新闻化的形式、危害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凯 《南方论刊》2005,(8):33-34
今年月日,《翻译联盟》发布一条消息《西安翻译学院一夜成名校,虚假宣传惹怒教育部》,该消息指出:不久前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向媒体澄清并定性:有关“西安翻译学院被评为中国大学排行榜第名”为恶意自费广告,绝非新闻报道。随即,国内各大媒体转载了西安翻译学院在美国《洛杉矶时报》刊登的自费广告。该发言人介绍,有媒体最近报道,中国西安翻译学院在美国《洛杉矶时报》举行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上,被排名第位。据了解,《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刊登的是一则自费广告。所谓美国州高等教育联盟是子虚乌有的,根本没有这样的一个组织。…  相似文献   
92.
李世萍 《学术交流》2005,1(6):41-45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刑法理论上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社会危害性是第一性的,刑事违法性是第二性的,社会危害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应在承认实然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对立与冲突的前提下,努力追求二者的相互统一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3.
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现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稿多投”扰乱了正常的编辑出版活动,它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小视。本文从改进现行学术评价体系、提高审稿效率、建立防范处罚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一稿多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隐性经济的涵义及特点作为切入点 ,着重论述了隐性经济日益膨胀的原因和隐性经济的危害性 ,进而强调隐性经济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5.
“二分法”有“正当二分法”、“不当二分法”之分。把“不当二分法”也当作“正当二分法”就必然具有种种危害性: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混淆形式逻辑关于矛盾关系与对立关系的区别;使唯物辩证法简单化;导致“两极化思考”的盛行;克服片面性要打折扣;否认中性事物的存在;忽视过渡阶段的存在;不能正确对待中间派;束缚了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论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本质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为规范学科的刑法学当中,犯罪的本质只能是刑事违法性而非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刑事司法;其内容既包括行为在客观上与法的秩序相违背,也包括行为人本身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存在罪过并具有归责可能性。刑事违法性中所指的“法”应指法律规范而非法律条文,指实定法而非应然法,指具体的法律规则而非抽象的法律原则或公共政策。相对于社会危害性而言,它是一个真正完整的、规范意义上的法律标准;在司法的意义上,它是犯罪成立的惟一条件。  相似文献   
97.
犯罪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及混合概念。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的混合概念,这一混合概念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欠缺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就如何更为科学地定义犯罪,完善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99.
在对竞技体育进行管理对,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予以规范,其中刑法手段在对竞技体育领域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惩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考虑哪些行为应运用刑法手段进行调整时,应将社会危害性理论和社会相当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社会危害性是入罪的根据,而社会相当性是入罪的限制。从而既能对竞技体育领域发生的一些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予以打击,同时又避免泛犯罪化,防止犯罪圈的随意扩张。  相似文献   
100.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回溯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演进有三个主题环节,即网络犯罪现象之正视、网络犯罪范围之界定和网络犯罪治理之践行,三者之间共识共存,休戚相关。其中,对网络现象的认识围绕网络社会的特征及其社会危害性探寻、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选择进行展开,对网络犯罪范围的界定主要基于如何正确理解刑事扩张与刑法谦抑性两种对应的立场进行,而关于网络犯罪量化标准与网络帮助行为的规制则与当前司法实践的联系最直接。在网络犯罪治理进程中,完成了对网络犯罪探索必要性的证明,凸显了网络犯罪圈划定上的立场和分歧,开始对网络犯罪的惩治预防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