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94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法兰克福学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解”,固然不乏深刻有益之处,然而由于该学派盲目推崇人本主义思潮,不顾理论基础和思想倾向上的根本区别,把它生搬硬套到马克思主义中来,作为“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效”途径,因而最终还是曲解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2.
在对以往社会发展进程的本质解读上,科学发展观并没有以社会发展太快为由,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解读为经验事实的简单链接,也没有以经验事实的横向联系之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由,把上述这一历史进程的意义仅仅置放在空间层面上来加以定位,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视角出发,深刻地解读了改革开放进程的内在本质。在规划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时,科学发展观也以深刻把握发展规律为基础,在方法论上与经验主义、机遇主义的观点区别了开来。  相似文献   
73.
庄锡福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世纪之交是“全球化”高唱入云而“反全球化”也风起云涌的时期。可见经济全球化是颇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之,才能正确把握全球化语境下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全球化历史进步性的依据在于全球性的生产社会化,而非其借以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论题的历史回顾,可以肯定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生产力"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功绩。从人身上的三套生产器官实证社会系统有三种生产: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文化信息生产。它们在历史上曾相继成为第一生产。在现代社会,三种生产构成三个循环圈,这三个循环圈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超循环圈,共同构成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5.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理论,更是方法论,但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本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一个由研究评价方法、科学预测方法、社会改造方法和理论建构方法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并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其中研究评价方法是基础,科学预测方法是核心,社会改造方法是关键,理论建构方法则是体系建设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体系的揭示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进一步认识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哲学思想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也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最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它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价值,力图在修补其缺陷的基础上重建它,本文详尽的梳理了哈贝马斯阐释、批判、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重建失败的历程,彰显了哈贝马斯在继承和扬弃马克思思想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7.
丁冰 《中华魂》2008,(4):42-44
最近,读到一位除了本专业以外、其他无所不谈的人大谈经济学问题的文章,颇感有些奇处,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此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赞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而且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火系",但紧接着又说:"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指的就是生产力"。这难道不是他自己在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吗?此人在如上的同一句话里,虽然承认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78.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他们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彻底贯彻唯物论的问题,即用唯物论思想去克服根深蒂固的唯心史观,完成社会历史观的变革。为此,他们在同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写下许多著作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在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论战的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新世界观的主要原则,着重阐明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  相似文献   
79.
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探讨自由问题,不仅扬弃了自由的抽象性,使其具有科学的内涵,也揭示了自由本质上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是"现实的个人"走向"自由个性"的过程,是"自由个性"的生成过程,还揭示了实现自由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0.
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对特色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它由两个层面组成:历史唯物主义层面与实践理性层面。进而分析了这两个层面在特色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