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在宇宙观、恒星观测、天体运动观测、民族历法等领域的成就,并介绍了几位杰出的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学家及其著作.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旧历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天文历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学习中国先进文明,与中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约在公元600年左右,旧历与二十四节气也传到日本,并被广泛使用。使时至今日,日本人也对旧历孕育出的文化倍感亲切。历法与人们平时的生活密不可分,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传入也对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意义。本文将就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结构,以及历法与日本人的季节感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8,(12):32-32
“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流传已久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教士与明末历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军令 《南都学坛》2006,26(2):36-40
明末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抓住了明代历法失修亟须改革的契机,积极输入西方天文、历算学和参与《崇祯历书》的编译工作,使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渐趋高潮,同时也促使了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在历经“南京教难”之后重新振兴。  相似文献   
15.
河图洛书在我国流传最广,但先秦典籍中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案,加上文学的想象,把它作为神秘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历代学者争论不休.本文摒弃了它的神秘色彩,以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从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历法等去审视解读,河图洛书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观察探索宇宙规律,将天文历法、数学和阴阳五行等汇集起来的综合系统,是我国最早的纵横图和宇宙结构模型,简明朴素而内蕴博大.  相似文献   
16.
黄遵宪青年时期既对日本废夏历改用阳历不满,又对新鲜的阳历表现出猎奇心理,中年之后则明确指出日本迷信西法、轻易废除夏历不对。支配黄遵宪改历的思想历程的是民族主义、国粹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他的改历观的思想历程揭示了两历遭遇之初,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情感与理智的二难矛盾。他的"余意改历似可不必"的主张,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里,亦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五行卦候推算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特有的一项内容.基于中国古代历法中五行卦候的设置及其推算方法,从文化史的角度可以探讨中国古代历法中载入五行卦候的文化背景.古代历法具有更加广泛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用.历法是古代王权的一种象征,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历法的制定影响颇深,五行卦候载入历法历法在古代社会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孟喜卦气说包括四正卦、十二月卦、七十二候和六日七分说等内容,以《周易》六十四卦符示涵摄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的阴阳消息。孟喜卦气说在彰显自然天道运行的同时,更注重效法天道设立政教的人文秩序建设,蕴含丰富、深刻的哲学文化内容。孟喜卦气说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历法,其哲学内涵被赋予神圣的"形式化",在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论证、权力运作和整个文化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天文学的角度对《邠风·七月》中的几个历法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七月》的难点,就在于不同历法的混合使用,也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几种历法有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