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5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92篇
理论方法论   197篇
综合类   3408篇
社会学   23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周志强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53-156
新诗自诞生以来,就要面对中国传统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双重标准和压力。20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的出现及成功又使得它成为了评判之后诗歌的新参照系。大约10年前,一些当年力挺朦胧诗的批评家对朦胧诗后诗歌作了严厉的批判,把诗歌在当代的处境简单地归结于诗人和诗歌本身,却忽略了对批评本身的反思。因此,批评应突破自己的盲区,进入到诗歌文本本身中去,以走出困境,真正对诗歌进行理论建构和文本阐释。  相似文献   
22.
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民俗学真的面临两难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轰轰烈烈的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国的民俗学者感觉到自身陷入了进退维谷、喜忧参半的两难境地。结合德国民俗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与传统文化遗产问题的纠葛,着重探讨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即民俗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传统文化保护职责的"原罪"意识,关于民俗主义讨论的出现和兴起为民俗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和契机,民俗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学科取向以及学科的自我认同。通过探讨认为,对文化连续性和文化变迁力量的探讨是民俗学的根本性任务,尤其在社会、文化发生急速转变的当今中国,民俗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文化批评而不是文化保护。为了使民俗学的文化批评获得相应的力度和质量,民俗学科的社会科学取向则是一种顺时应变的睿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之间,民俗学不存在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23.
在班级管理中,免不了需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使犯有过错的学生改正过错。批评不等于训斥,怎样才能合理地运用这一教育手段呢?应树立批评的新观念,具有正确的教导思想,掌握艺术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融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批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
巫小黎 《东方论坛》2007,(5):127-128
古远清长达70多万字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49-1989大陆部分)历时将近20年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展卷喜读之余,想说说对于该书的一些个人看法,一为介绍这一成就巨大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此书,二为引起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5.
吴春英 《职业》2008,(36):61-61
<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各种反复的身体练习,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密切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因而,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表扬与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掌握的技术技能情况,并使  相似文献   
26.
我国古代诗歌意象批评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萌生期、成型期、繁盛期、深化期、完善期;其特征则主要表现在喻象性、张力性、审美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7.
编辑批评学创立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工作以文章批评为中心,编辑学当以文章批评学为核心,编辑批评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章批评。编辑批评学是对文章批评学的具体实践,是编辑所持文章批评的态度和方法。编辑批评学创立的重要意义有三点:(1)编辑批评学的创立确立了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对于编辑学科的建立有积极意义;(2)编辑批评学的创立有利于防止学术腐败,弘扬学术正气;(3)编辑批评学的创立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8.
美国一家企业经理查尔斯有一天中午去他的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就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字样。可以想象,查尔斯有权怒气冲冲地指着牌子吼叫:“你们不认识字吗?那里写的是什么?”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朝那些人走去,递给每人一根雪茄,并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这些雪茄。我真是感激不尽。”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对《格萨尔》史诗典型性文本中所沉潜的文学原型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原型具有原始性、英雄崇拜、部族意识等独特内涵。这一独特内涵的深刻开掘凸显了史诗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30.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诚如英汉语中"乞丐""医生"等职业术语和"chairman""hero"等官衔荣誉称呼之类的名词,一般性的人类泛指"a man","mankind"以及代词的非指示用法中,女性往往被置于"隐形"的地位。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已引起社会上各学科的普遍关注,然而,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注解的文章寥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和范畴理论、框架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对此予以阐释,可为英汉语中这一现象的理论阐释提供全新的多元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