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46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07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812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1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民族主义一直是影响东欧国家历史演变和政治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相比于西欧,东欧国家的民族主义具有特殊的多重性,表现为形成原因的复杂多样性、特征属性的多元性,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02.
【正】说起人类最好的朋友,你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狗。可假若让你用三言两语归纳一下狗的特征,你恐怕就要犯难了。除了都有一个头、一条尾巴和四条腿外,狗的外形千差万别。毛可长可短,鼻子可尖可扁,眼睛可凸可凹,就连个子也大不相同。庞大的有半个人高,袖珍的可以捧在手心。  相似文献   
103.
陶瓷绘画,历史悠久。从原始彩陶到元青花,再到清代粉彩,陶瓷绘画成为最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的陶瓷艺术创作方式。我是先接触陶瓷绘画,然后再学习国画的。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我在使用国画材料时,总把它当陶瓷材料运用,用笔染色,总脱不开陶瓷手法的影响,脑子里总是想,如果是陶瓷它该怎么处理,因此对国画材料十分地不敏感。还好大学教...  相似文献   
104.
经济活动的空间往往具有唯一性、稀缺性,如何将空间(属性)因素纳入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本文首先剖析了空间的位置性、差异性、距离性以及势能性等四个内在基本属性;然后基于文献梳理的角度,将经济学的空间(属性)因素引入按照四个视角进行区分:交通运输成本视角、引力-场视角、冰山交易成本视角和异质性视角;并分别论述了各个视角下,空间分析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历程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今后理论模型的构建进行借鉴并给实证研究提供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105.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大空间"。网络空间是由互联互通的设备和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组成的、可供人们交流互动的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软件、信息、主体等要素,并呈现出虚拟性、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特点。网络空间是构建在各国主权之上的电子空间,不是排除国家主权管辖的全球公域。  相似文献   
106.
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作者生活、思想、情感的结晶。本文循此思路,对《山海经》文本中所特有的原始宗教、神话、语言、文字以及内含逻辑进行深度解剖,再现了该书作者融于作品中的生活轨迹、情感和思想,并以此为依托,辅之以翔实的史料,抽丝剥茧,由图腾而东夷,由东夷而伯益,由伯益而帝鸿……最终确定了《山海经》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7.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产生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现象,也是原始舞蹈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人们通过舞蹈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宣泄对生理的渴望,彰显对生命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殖崇拜舞蹈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体现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正是由于先民们创造了寓意深远的生殖崇拜舞蹈,促使我对"生殖崇拜"舞蹈文化的探索,促使我追寻其舞蹈背后的深刻文化意涵,这也正是笔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8.
袁琳蓉 《民族学刊》2014,5(3):59-66,126-127
宗教现象是民族学者了解羌族文化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对羌族宗教研究作回顾与反思有重要价值。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民族学者陶然士以传播论为依据,认为羌族是希伯来人的子孙后代和一神论者。三十年代,美国学者葛维汉以鲍亚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研究羌族宗教信仰,批评陶然士的观点。中国民族学家胡鉴民以功能论来论证羌族原始宗教是羌族文化的本质。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中国民族学者结合了欧美以及我国民族学的传统,对羌族宗教信仰进行研究,基本上与前辈一脉相承。不同之点,过去是筚路蓝缕,现在是日渐茁壮。胡鉴民认为宗教是“羌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的概念,促成了一种新形态的研究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学界对白石崇拜信仰研究已逐渐成为羌族研究里的显学。  相似文献   
109.
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类属和特点也比较多样。鲁迅说它属博物小说,才艺小说;胡适称它为妇女问题小说,女权小说,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精彩的科幻故事,包括科幻植物如人吃一颗饱一年的巨米,人吃了能蹿高的蹑空草,长效久饱干粮救荒豆末;包括科幻器物如人穿上能长时间潜水的皮衣皮裤,能连续高速开火的火绳枪—连珠枪,能载人载货飞行的飞车;包括科幻技术,如人能近地但不触地地行进,换心补肺的医术。文章从科学、文学、历史几方面对上述科幻故事进行了考察、解读、诠释、分析、评论,研究总结出:《镜花缘》也具科幻小说之属性和特点,是我国第一部也进行了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0.
杨朱是一位原始道家哲学人物,他以自然主义感觉论即人是一个感性实体为地基,以物我、人己、生死、名实等范畴为构架,构建了其“重生”“为我” 的自然主义生命哲学体系。与列子一样,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渡,丰富了庄子的生命哲学,所以,学界有“老、杨、列、庄”之说。但是,由于史料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颇,自孟子以后,杨朱“轻物重生” “人人为我”的思想被曲解了,成了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实则,杨朱“重生” 的实质是“贵义”,其“为我”的目的是“为人”。杨朱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以“全性保真”为宗旨;在思想上,反儒非墨,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不但虚伪,而且害性伤真,墨家的兼爱、利他则虚妄不实。因此,具有理想个人主义思想的杨朱主张以“人人不利天下则天下治” 的自治来对抗儒家礼乐的君制,以自爱、自利、尚异来取代墨家的泛爱、利他、尚同。而杨朱张扬主体的思想则富有积极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