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探讨保路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但萧功秦先生"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保路运动",使用的某些分析方法、论据、观点值得商榷.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看,反帝反封建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从当时历史实际看,确实存在夺路与保路、卖路与爱国之争;"四国银行借款合同"仍属不平等协定;保路运动并非"经济排外主义+地方主义+立宪派";以保路运动为先导的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悲剧作品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他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他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将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中,并且以莎士比亚式的诗化语言,抒发着人文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冯天瑜 《江汉论坛》2005,1(11):77-82
以"反封建"作为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中心题旨,是陈独秀从日本"大正德谟克拉西"借来的一种法兰西式的激进主义表述.陈氏的"反封建"命题忽视了中、欧、日历史的巨大的差异,开泛化"封建"之先河.因此,有必要重新反思五四"反封建"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争取民主自由,参加解放战争、与共产党合作建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民主党派由其政党性质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所决定,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与共产党相比表现出自身的特点:斗争形式主要是进行與论宣传;斗争区域主要是国统区大中城市;对国民党态度经历了拥护、怀疑、反对的变化过程;理论体系不完备,指导思想不统一;政治态度分歧,组织形式松散;革命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5.
也评洪秀全     
洪秀全是伟大的农民革命英雄。他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他既是反封建的旗手,又是皇权主义的继承人;既是反侵略的英雄,又是宗教迷信的鼓吹者与受害者。他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之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家"成了一个独特而又常见的叙事角度."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家族小说以反封建为主题,"家"是一种旧文化、旧制度的象征,是作家批判的对象;建国"十七年",家族小说以迎合无产阶级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与革命历史叙说相结合;80年代以后,家族小说企图完成对历史的重新书写,以此表达个人的生存欲望.  相似文献   
17.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黄炎培1945年7月关于“兴亡周期律”的“窑洞对”人所共知,与之相媲美的,是傅斯年的“窑洞喻”。傅与黄同机飞赴延安,因他是“五四”时期的青年领袖,毛泽东当面称赞他在当年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贡献,傅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  相似文献   
19.
20.
近代粤西诗歌表达了对法国“租借”广州湾的切齿痛恨,对清廷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我国领土的无比愤慨,对祖国被侵占的美好山河无限爱恋之情;针砭清廷弊政,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凶残、横征暴敛,鼓动广大人民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为祖国的独立、人民的自由而奋斗。近代粤西诗歌体现了反帝反封精神,具有一定的地方历史文献和诗歌鉴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