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主要探讨鲁迅在 19世纪和 2 0世纪叠交中对中国道路的思考 :“现代化”是其必由之路。鲁迅运用拿来主义的精神 ,高瞻远瞩 ,为我借鉴 ,在其文学作品中 ,以生动而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形象揭出国人的病苦 ,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82.
吕伟梅 《南方论刊》2014,(2):102-103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新文化运动中向人们展示了卓绝非凡的思想精神。本文从彻底的反封建、严肃的使命感、积极的开创性等方面着手,阐述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83.
纵观大英帝国史的发展,大致是三部曲。中国的百年屈辱,正是大英帝国鼎盛之时,若要求当时的帝国史家说半句两次鸦片战争之不是,无异与虎谋皮。帝国垮台,英人反思,鼓起勇气面对历史,对祖先之贩毒,内疚莫名。在此思潮下,黄宇和的《鸩梦: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索》虽然全程批判帝国主义,但1998年出版后好评如潮。然而,英国资深史家哈利.盖尔伯及年轻学者朱莉娅.骆菲尔,分别在2004年及2011年出版有关鸦片战争的专著,竟然若隐若晦地高呼中国该打。另一位不具名的学者,拟出版第二次鸦片战争史,更是明目张胆地大喊中国该打。风云突变,时势逆转。逆转的原因在哪?作者认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从未寝熄,只是中国人升平日久而似乎有点麻痹大意。先贤反帝反封建以救亡,一针见血。反封建之最终目标是中国现代化。当今的中国距离现代化还甚远。若不加倍努力,则当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之时,恐怕会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84.
毛泽东在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的深厚爱国情愫的基础上,为了祖国的独立和瞥强。其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抵御外侮,改良帝制阶段,反帝反封建阶段,创建新中国,建设杜会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85.
据息,建国以来有关中国近代史断限问题的讨论已有了结论,那么,随之而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的重新构建、确立的问题已提上了日程。而以什么来作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这是重构近代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有两条:一是反帝反封建;二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两条线索密切联系,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86.
郑坚 《江汉论坛》2004,(5):84-86
"反封建"是贯串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清晰脉络,它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被言说,言说者赋予它看似一以贯之,其实有着诸多差异的意义.它是20世纪一系列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和心理范型变迁过程中的产物,同时它又参与了对20世纪中国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和心理范型的建构,而一种关于"封建主义"的"知识"又是有赖于一系列文学的叙事和修辞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87.
回溯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史,反封建是研究中的主线思想,忧愤深广的社会价值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脱离文学实际空谈小说对现实的批判性,成为《狂人日记》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若要真正理解《狂人日记》,就必须从小说文本出发,概括出它应有的价值,而不是预设结论。从狂人形象的生成、启蒙思想的凸显以及反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三个维度对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资料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比较、思想探究,在呈现《狂人日记》研究角度日趋多样化、研究思想不断转变的具体事实和过程中,对《狂人日记》研究中的狂人形象、启蒙思想、反封建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狂人日记》,打破长期以来研究的静态生长模式,以图打开《狂人日记》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8.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是开创了性爱小说写作的一代先锋。在他的44篇(部)小说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性爱描写的就有40篇(部)之多,性爱主题几乎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小说中人物不同程度地带有嫖妓、乱伦、同性恋、自恋、偷窥等各种为人不耻的言行,给读者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物质上挣扎、精神上徘徊的现状,从而达到了揭露社会、抨击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意识分为焦仲卿对个人生活的绝望、刘兰芝对家长性格品质的反抗、作者对封建家长制的否定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反封建意识都有各自的农耕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0.
划分阶级成分是土地改革中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是决定土地改革运动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苏南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复杂,地少人多,平均占有量少,工商业及副业发达,又兼有田底权、田面权之分,义田、义庄、义仓、义宅比较普遍。因而苏南农村虽然也存在封建剥削,但在表面上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农民对地主的仇恨心不强,给土地改革的发动带来了困难。针对苏南农村的特点,苏南区委对各类阶级成分的划分制定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农民与地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充分地发动了群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斗争过火和错划、漏划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苏南区委对此偏差进行了纠正,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苏南土改通过划分阶级成分和反封建斗争,消灭了地主阶级,摧毁了苏南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开始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