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52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我党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生成的关于发展的认识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发展观辩证扬弃的必然结果。梳理和反观发展观演进的轨迹及其历史传承,将科学发展观置于当今时代语境中考察,探求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蕴,才能在理论维度和实践层面上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2.
发展伦理学的产生和跳跃可以清晰地梳理为"生根与发芽"这两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观、生态伦理发展观为发展伦理学创造了交错纵横的"根",而真正使它"发芽成长"的则是当代哲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本文从时间角度入手,清晰地梳理了发展伦理学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了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43.
论整合发展观提出的方法论、背景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整合发展观是指既有历史合理性又有价值合理性的发展观,其方法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及其内在统一性理论,其背景依据是以往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从整合发展观出发,笔者提出了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文化发展方面则提出:“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4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体现了它的建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反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主张稳态经济发展观;反对现代国家主义政治现,主张社区主义或社会共同体政治;反对现代个人主义文化精神,主张注重创造性和精神作用的文化精神;反对现代"非生态论"世界观,主张整体有机主义"生态论".这些观点有助于当今人类社会转型、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也能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6.
世界体系理论的发展观在对自由主义发展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对发展的涵义和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界定,对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推动了发展研究走出自由发展主义的片面性的误区。从理论内容和影响来看,开拓了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7.
杨敏 《决策》2010,(7):60-62
如果说,国际和国内等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对安徽乃至其他省份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话,那么,安徽还独具一个战略性的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48.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观。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程度的不同,他们所阐述的发展观,在发展的过程、目标、主体、重点上都存在着差异。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上升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渐进和突进的统一。渐进是新质的逐渐产生,旧质的逐渐消失的过程,也就是立新和破旧的发展过程。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指出,事物的发展:“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不能认为,只有破…  相似文献   
49.
工业化过度发展造成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容置疑,作为工业化发展观理论基础的近代人类中心论观念受到责难也无可厚非.那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是要否弃人的利益与价值取向?作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范型始终是发展观的价值尺度,我们所要扬弃的是支配旧发展观的绝对化了的人类中心观念.从理论维度阐释,"主体"、"理性"、"人类中心"并未因后现代思潮的"放逐"而全盘丧失,作为深层的哲学价值观念继续筹划着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0.
张先贤 《探求》2004,(5):8-10,33
邓小平发展观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典范,其生动体现是一系列"两手抓"策略思想.本文从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两手抓"、强调加强民主和健全法制要"两手抓"三个方面,探讨邓小平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