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9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52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91.
王俊文 《学术论坛》2007,30(12):33-37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准确而深刻地解读列宁的"和平外交"发展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外交事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列宁的"和平外交"发展观进行了阐述即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思想的前提与基础;和平共处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在主线;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是"和平外交"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9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 ,不断提出新课题 ,解决新矛盾 ,总结新经验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的发展观坚持在“全面联系”的基础上求发展、坚持在解决“实质问题”的基础上求发展、坚持在“开拓和创新”中求发展、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从而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鞍山社会科学》2007,(5):11-12,6
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以扩大干部考核中的民主为切入点,以干部的工作实绩和德才素质为基本考核内容,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现代手段为技术支撑,把干部的考核结果赋予一个相对量值,从而反映出干部德才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和工作政绩的优劣。为此,我们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的德才素质和执政能力,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如何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5.
邓小平发展了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强调利用矛盾的统一性,把两点论和系统论统一起来,运用系统辩证思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恢复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问题;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既肯定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承认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反作用,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相似文献   
96.
百万移民给三峡库区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西部观察》2002,(2):21-25
开发性移民的方针,400亿资金的投入,120余万人的迁移,大量的城镇、企业搬迁为库区重构经济结构创造了条件与机遇。移民政策的两大调整,实现了西部大开发所倡导的新的发展观,为库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移民是对库区人观念的巨大冲击,转换是痛苦的,然而转换后的观念是库区人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经验和党成立以来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98.
发展观的演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燕 《理论界》2005,(5):14-15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始终面临着发展的难题,并且一直为发展而作着不懈地努力。虽然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但是人们对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影响着发展道路的选择。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观,将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正确的发展观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错误的或片面的发展观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发展观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五代不同…  相似文献   
99.
陈家付 《理论界》2004,(1):18-18
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党对执政兴国的战略思考。落实好“第一要务”,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回答了党执政干什么、怎样执政这一重要问题,从而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靠发展,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干什么,就是要不断地推进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理所当然也是党执政兴国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把发展作为党…  相似文献   
100.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非线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当代发展观演变历程,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主要阶段。从思维方式的视角看,发展观实现的转变就是人类在思考发展问题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以非线性思维为基础构建的发展理念,既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层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构架,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演变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