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杨力 《小康生活》2005,(7):28-28
密接种 即增加段木的菌点。菌点多菌面积就大,可很快使菌丝浸透段木。段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行能使段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段木吃料,从而加速段木成熟,减少杂菌感染。  相似文献   
52.
阿兵  宋晓  钉子  慕莲 《安家》2005,(4):66-68
当城市正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们离不开地标! 当对一个特定区域进行深入的诠释时,我们回避不了地标建筑! 什么是区域?  相似文献   
53.
一个贫穷的下岗工人偶然现农村存在的一对矛盾,他义无反顾地走向农村,从而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54.
价格指数是用来测量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它既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缩减指标。价格指数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盛行。一些经济达、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已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而言,我国对价格指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5.
可持续展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文等多方面协调、综合展的整体,只有这个整体实现了可持续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展。可持续展作为一种动态的展,对它的展现状判断、过程监控、展潜力预警、以及展目标设定都需要一系列量化指标。因此,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展指标体系。无疑成了可持续展理论和可持续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6.
君子远燕窝     
引子我学徒时,时常的差事是拾掇燕窝.这是个细活儿,粗手毛脚之徒还凑不上槽儿呢.每逢贵宴将至,师傅便将他涨好的一篮子燕窝给我,遂就扔了句:"把燕毛挦净!"这当儿,我得将这些燕窝一根一根过检,把粘在上面像昆虫腿儿似的燕毛用小镊子仔细挦去,一捣鼓就是两三个小时.  相似文献   
57.
智华 《青海统计》2003,(4):15-15
  相似文献   
58.
绵绵 《人生与伴侣》2014,(12):20-21
【有点儿……肆无忌惮】不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成长中,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关系,彼此是小、邻居、同学、朋友、闺密,然后还是……仇人。就如我和小软。是四五岁的时候,那天傍晚,住在前排的小孩忽然跑到我家说,阿宝,快出来看,你家隔壁搬来一个小孩,和你很像呢。当时我在做什么?对,正眼巴巴等着碗里的瘦肉粥凉下来,那是我期待了一整天的瘦肉粥。  相似文献   
59.
朱子认为,未是"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的状态。有学者将"未"解释为"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也有学者把未当作"无意识"或"潜意识"[1]等概念来解释。以现代研究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从未不是"没有任何意识"的状态、未是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还没出的意识状态、未是"积极指向活动"还没出的意识状态、"思虑未萌"与"知觉不昧"并不相冲、以及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讨未之道德心理学中的涵义等五个层面分析朱子修养论结构中未概念的涵义,可以得知未是脱除"主观态度"的纯一状态的意识。研究朱熹未概念之道德心理学的含意,不仅能够阐明朱子未功夫在修养论中的意义和效果,同时还具有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行为理论和精神分析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在存在私有制的社会尽管实际上也可以消灭一切剥削和剥削阶级,但还是会有贫富差异和贫富阶层。这是否意味着最终还是需要消灭私有制?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理由是,消灭了私有制就等于消灭了最基本的按劳分配,于是人们就会因为“懒汉搭便车”的问题而陷入共同贫穷;另一个理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活资料私有制密不可分,要想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得同时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而这是无法做到的。那么,是不是当社会生产力展到了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就可以完全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了?也不是,因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将来无论多么达,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做到按需分配。那么,是不是当劳动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时候,具有按劳分配功效的私有制就成为了多余?仍不是。因为能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只可能是创造性的劳动,而非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按劳分配的激励,还是不会有人愿意去干,从而会使整个社会生产的运转生中断。如此一来,假如私有制必须永远保留,岂不是永远也实现不了共产主义社会了?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值得追求,在于我们认为它是最好的社会。但好社会其实不应该从制度维度确定,而应从价值维度确定。“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展”作为未来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正是马克思为好社会预设的终极价值。因此,能否实现没有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不要紧,只要人们生活在人的全面自由展水平不断被提高的共主义社会就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