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9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52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176篇
理论方法论   347篇
综合类   4700篇
社会学   45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佛教传入中国后 ,除了在义理上大力宣传以外 ,还更多地利用佛教典籍中大量的故事、寓言、譬喻、史诗等通俗易懂的形式 ,使佛教进一步走入广大的百姓中间。佛教的这些生动形式不仅为六朝正在兴起的志怪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题材、语词等 ,尤为重要的是 ,它们还在人生观、道德观、时空观、小说的情节、叙事方式以及奇特的想象等方面 ,对六朝志怪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抛开其宗教内容的话 ,可以说 ,佛教中的这些形式 ,是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礼赠。  相似文献   
62.
从后现代文化分析的角度,对华裔美国女作家汤亭亭《女勇士》中未曾引人注意的疯子叙事进行分析,认为该叙事通过对疯女人癫狂的描写,使癫狂世界与正常世界形成互文效果,从而揭示“疯子”既是父权制和种族主义压迫华裔美国女性的工具,又是华裔美国妇女追求话语权、颠覆压迫的手段。此外,“疯子”还是作者建构华裔美国女性文化身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63.
高小康在《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深层结构:一是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种深层结构对于官史来讲具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它肯定了已存在的历史事实的合理性,因而也就在劝喻统治者重道德、重民意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朝代的统治都是天命所归,具有道德的必然。对于小说叙述来说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道德需要。这种需要最终被抽象为善恶因果循环报应的叙述逻辑和在戏剧叙事中常见的“大团圆”式结局。二是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的叙事意图是由社会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派生的精神生产活动,而情感化的叙事则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现。用情感逻辑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的是历史的不合理性。这意味着叙事有了与正史不同的意义。这类叙事通过强化表现历史的不合理性,而获得情感表现的强度。  相似文献   
64.
叙事的解构     
加拿大作家鲁迪·威伯在《发现陌生人》中运用了复杂的叙事结构 ,用多重叙事者和多角度展现不同的生活经历、心理过程和意识活动 ,以及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小说多画面、多视点的叙事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挑战 ;威伯站在多重叙述者的角度 ,意在对历史 ,对特定的民族和文化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65.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性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成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66.
通过听党、合唱这两种适应群体训练的音乐手段,培养学生对元素性音乐的敏锐感知,激发他们对诸音乐元素不同结构的构成及运动变化产生浓厚兴趣。使他们了解这些运动变化对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作用,并使学生在音乐生活中能迅速获得与音乐作品的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这不同于传统单纯技术训练代替音乐教育的作法,是音乐教育观念上的一个进步和突破。  相似文献   
67.
本文论述张欣写作的独立品格及其特殊意义,突出都市和女性两个类型主题,并指出:作者在文本的建构和大众化叙事等方面,都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8.
刘庆邦是近年来小说界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回归传统和生活本原意义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小说的叙事风格值得关注。本文试从政治观、爱情观、心理、细节四个方面阐述作家带给阅读者的诗意感受  相似文献   
69.
“新历史小说”,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其叙事上的独特角度密不可分。有鉴于此,结合“新历史小说”出现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其结构特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第一人称视角与“历史”同步、聚焦变换与情感演绎、民间视野及其视点应用进行阐释,就成为一道重要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70.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延续了作者作品的一贯主题:梦想的幻灭,但作品在结构安排、叙事角度和主题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