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511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206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73篇
理论方法论   370篇
综合类   4102篇
社会学   539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知识经济为当代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针对这些新变化 ,认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把握住知识分子的民族情结 ,激发出爱国主义情怀。在此指导下要切实做到说服与引导 ,他律与自省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网络以及队伍建设的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62.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探讨欧几里得公理法产生于古希腊的哲学基础,同时分析了古代中国不能产生公理法的文化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3.
古代湖南旱灾发生的频率呈加快趋势 ,明代以前旱灾危害大于水灾 ,从明代开始水灾的危害开始超过旱灾。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引发饥荒、死亡和其它灾害。  相似文献   
64.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65.
《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特定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精神史。书中所表现的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实际上是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他们灵魂受害颇深,甚至到了麻木和不觉醒的程度。科举制度甚至使好端端的青年蜕化变质,令人怵目惊心。作者刻划的某些理想人物,缺乏生活基础,显得苍白、无力,这主要是缺少适合其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66.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广建寺刹,集结僧众,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于集权国家而言,对佛教的控制和利用自然就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改造利用佛教义理作为集权国家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一个部分;二是将佛教僧团严格置于国家监控之下,使其既不成为政治上的异己势力,在经济上也不侵害国家利益。就后者而言,自佛教盛行的南北朝以来,历朝都设有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僧官制度,以实施对寺院僧团的管理,通过各级僧衙僧官来向社会僧团贯彻国家各项佛教政策和法规。但历代对社会僧团…  相似文献   
67.
68.
异端消费是古代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异端消费思想主要包括以<管子>为代表的"侈靡"消费观、以陆辑为代表的"崇奢黜俭"消费观和以郭子章为代表的"奢俭皆非"消费观等.在分析异端消费思想与行为的同时,对其进行历史学和经济学解读.努力探求古代消费与现代消费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69.
据说,人类有三种弱点:虚荣、迷信和追求有形财富。所说的"弱点",不同于过失以及罪恶。虚荣和财富姑且不提,看一看迷信。迷信当然不同于宗教.宗教是信仰。我的感觉,  相似文献   
70.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