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511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206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73篇
理论方法论   370篇
综合类   4102篇
社会学   539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新面世已经108年.近百年来,随着藏经洞古代文献、文物的流散而兴起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已成为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显学".但是,敦煌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对此,我曾经在<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陈伯海先生祖籍长沙,但生长于上海,言谈举止看似吴化。他自幼喜读闲杂之书,较早涉猎哲学典籍。进人大学后,广泛阅读中西文论,偏好思辨的苗头显露,独立思考的个性形成。1957年3月,华东师大召开大型学术研讨会,钱谷融先生因《论“文学是人学”》惨遭“围剿”,陈先生适逢其会,聆听钱师之论,大为服膺,即不顾严峻情势,  相似文献   
93.
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化教育知识内容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对男性学校教育内容,古代的女性家庭文化教育的内容相对贫乏些,但一部分经过发蒙后的女性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或者所涉猎的文化知识已经触及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层,有些女性已经达到了读经解经的阶段;而在宫廷教育中,不仅教授一般的文化知识,且对宫人施行伦常道德的教育;教坊、青楼女性们所学习、接受的文化教育为"书学"、"算学"、文学历史、诗词歌赋等内容,其艺术知识修养内容为音乐、歌曲、舞蹈、杂剧、绘画等,与良家妇女相比,教坊、青楼女性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没有高深的"四书五经"的内容.  相似文献   
94.
自"5·12"四川汶川震难以来,举世震惊,举国同悲.巨大的灾难与痛苦面前,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向心力再一次进发,民族精神与爱国激情空前高涨.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抗震救灾过程中,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及时进行灾难反思,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提出对策,为抗震救灾工作承担起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95.
赵娟 《理论界》2007,(10):203-204
中国古代军事伦理文化当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爱兵思想,例如卒为手足、身无贵贱、师克在和,将识士情、爱卒如子、甘苦与共,教令为先、严爱相济、人尽其才等。这些好的经验对于做好新时期尊士爱兵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
“知识分子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流行主题,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接纳过程,这一过程的描写成为衡量作品成败的关键。怎样写此过程,它需要场景渲染。场景渲染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决裂”场景建构。革命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革命者最终被革命阵营接纳,它必然有一“决裂”过程。“决裂”意味着新生,“决裂”意味着革命者成熟。但这一“决裂”过程是以牺牲革命者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为代价的。这显示出革命文学“决裂”场景的悲壮性。本文以《咆哮了的土地》《田家冲》《在医院中》《青春之歌》为评价中介,试图对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决裂”场景进行描述:知识分子革命者的牺牲有最终的价值取向,即重新确定他/她的血统和身份,变成真正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份。  相似文献   
97.
刘伟生 《云梦学刊》2008,(6):124-124
《辞赋文体研究》(郭建勋著)2007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辞赋文体纷繁复杂,极具兼综性与边缘性,这种特殊品性,使其在中国古代文体尤其韵文文体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书旨在对辞赋文体形式和表现特征进行全面的厘清与总结。其中第一、二章分别探讨了骚体赋、诗体赋、文体赋、“七”体、律赋和宋代新文赋的形成和文体特征,属于辞赋的分体研究;第三章论述大赋与小赋的区别、各自的形式特点及其兴衰流变,着眼于对“大赋”与“小赋”这两个重要范畴的清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98.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用自然来隐喻人生,从人生又回到自然和艺术,使艺术人生化,又隐含着人生的艺术化,从而创造出山水诗画独特的中国式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99.
家境优越的段云松,没有如父母所愿成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却一样实现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00.
耿鸿钧 《老年世界》2008,(15):36-37
古代书论,篇帙浩繁,语言简约,时有重复,间有抵牾。本着古为今用,取精用弘的精神,选吉光片羽,聊述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