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95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329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理论结构有原则区别,说明二者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是对立的,不容混淆,也不能融合.但这不等于说西方经济学一无是处,事实上它的某些个别分析方法和观点对我们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如新古典经济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加强微观经济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某些方法对于我们认识处理微观、宏观经济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有借鉴意义;西方经济学的种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措施对加强和改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神话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文人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神话思维的承袭,还是对神话母题的解析与重构,其间,传统文人都担负着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使命。但是,延至唐宋时期,传统文人不再斤斤于原生态神话及其变种的转述,而更多地着眼于与神话相关联的思维方式的表露及仙话的开掘,明显地表现出以仙话替代神话的倾向。正是文人的这种创新精神,给神话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开启了神话演变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诗词五首     
岳如萱 《中华魂》2008,(9):30-30
  相似文献   
14.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市场化进程的分析,提出走出古典市场化,走向现代市场化的见解。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均衡、法治,以及符合均衡法治要求下的持续活力。为此,要加快促进制度变迁.首先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联动,形成均衡协调的改革进程;其次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民间与政府积极互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互呼应的改革进程;第三是以制度建设为主,加快提升法治水平,形成以法治为基础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6.
诗词意义可区分为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与诗意意义的解释与描述。论述诗词的诗意意义的构成方式 ,指出诗意意义的解释和描述比词典意义的陈述和解释更接近于对诗词本身的把握 ,但这种接近对古典诗词的把握来说 ,还隔着两层 ,即文字文本诗意经验层和声音文本诗意经验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的象征功能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形成的深层原因并非学界历来认为的汉语的单音节结构和四声特点 ,而是由汉语的生成机制———象声表意所预设铸就了的 ,即汉语的词音特征与词语所指称的对象的自然音韵之间具有一种象拟的关系。这不仅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了一种“天籁”般音韵美的特征 ,而且使人们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 ,即使脱离诗歌语词概念意义的导引 ,也可以获得对全诗情景韵味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诗词是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而赏析诗词却有不同的方式 ,换一个角度去欣赏诗词能有更大的收获和惊喜 ,从中更能体味人生和历史的沉积 ,感悟到诗词的魅力和震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用典颇多.或寓典于情,或寓典于景,或寓典于理,或寓典于境,或寓典于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20.
杨树熙 《南方论刊》2005,(10):63-64
窗外小雨淅沥,平添了春夜几番静谧。我在拜读官演武散文诗集《弦上的舞蹈》。半明半暗的灯影下,影视般幻化出诗人营构的既具体又空灵、既现实又理想、既清晰又缥缈的众多审美意象。在作者笔下,“炼油树”不是“树”,倒是“鲜红的花束”;“冬雾”不是“雾”,却是“冷冻游荡之魂魄”;“森林公园”不是“公园”而是“草的凉亭,花的走廊,绿的篮子”等等。这种“变形”和“异化”,也许跟清人袁枚说的“蚕食桑而所吐青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的道理庶几近之。中国古典美学十分看重“意象”,认为它是“诗的本体”,并把“情与景两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