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9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对立的范式:强可持续发展和弱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自然资本在本质上是可替代的.弱可持续发展范式认为在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层面上,自然资本都是可替代的;强可持续发展范式则持相反态度.两个理论范式都有合理性基础,同时也都有局限性.论文认为,应该在这两个范式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使经济的可持续和生态的可持续协调起来,同时,应该树立一种人类有限性意识.  相似文献   
92.
严江 《天府新论》2006,(2):75-77
法制化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推进,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制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法制化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监督机制不断强化,才能保证贫困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有序化开展,扶贫开发水平不断提高,为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93.
法律价值作为法律目的的内在规定是法律目的探讨的起点和归宿 ,并深嵌在人们此在居处的安排之中.人的发展和自然循环之间不发生不可逆冲突,维持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是一切生态圈成员的生存基础,而人类的破坏性生产方式和消耗性消费方式正严重威胁着这一基础.环境法只有渗入人的此在居处,促成自然的稳态循环,才能避免生存基础的颠覆.环境安全、环境公平和社会发展作为环境法的价值谱系是构成这种保护的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4.
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目标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是要实现其协调运行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五流”(即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 )的可持续运行理论 ,就是衡量资源配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本理论。所谓“五流”的可持续运行 ,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人类的调控和管理下处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95.
可持续消费定义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消费就是既能满足当代入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实现消费"可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双赢,就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96.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经济上可行和社会上可以接受的基本准则。城市土地利用应当转变目前粗放经营的模式 ,通过发展土地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7.
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系统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 ,已经超越了熊彼特理论意义上仅被认为是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内生变量”及对“经济周期”说明的传统观点 ,并逐渐正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间的紧密联系与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 ,考察任何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性质 ,都必须依据系统整体性原则及系统科学范畴的协同学方法论。因为 ,它们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指导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技术创新的三维视野 ,旨在纠正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狭隘的经济增长观及其在认识上的误导 ,以使之符合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8.
冷战结束以来,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益上升,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日益显示出其狭隘性。国家应当构建一种可持续安全观——以国家间的相互安全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为目标,以多元化的安全合作为手段,在综合安全观的统筹下实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能源、环境和科技等领域的动态平衡,才能最终实现单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99.
李雨燕  黄波 《学术论坛》2007,30(11):172-175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可持续消费,它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可持续消费从消费的角度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走可持续消费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可持续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要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公平消费;给予积极的消费引导;要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00.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农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是安徽省土地的基本省情,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加上管理不严,致使土地被乱占滥用,耕地锐减的状况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为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科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严格管理土地;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以实现人地和谐的用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