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李远《题桥赋》是唐文宗大和五年(831)进士赋题,这篇作品以司马相如题桥事迹为本事,精妙地传达出“警后进而慕前贤”的名胜意义.司马相如与李远先后辉映,作为蜀人出外打拼成就事业的典型,他们的个性和行为,他们为人生理想奋斗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司马迁在2100多年前提出的民生观念、荣辱观念、物价观念、周转观念、安居观念、经营观念和职业观念,对西汉时期的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会计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复兴的今天,其精华内核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3.
高萍 《唐都学刊》2009,25(3):17-20
被誉为辞宗、赋圣的司马相如与长安文化呈现双向互动性。一方面长安文化玉成了司马相如,使他从纵横之士转变为辞赋之士,创作意识发生了转变;同时使其赋作具有儒家一统、帝王独尊的思想主题;长安文化的审美观念也使其赋作展现出一种大汉气象和大美风范。另一方面司马相如推动了长安文化的发展,他从长安文化的接受者转为传播者,扩大了长安文化的影响;赋作的重一统天下、重宏博气象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4.
《史记·李将军列传》后附的李陵的传记历代很多学者都认为并非出自司马迁之手,至今仍有很多追随者,文章就此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多方求证认为《史记·李陵附传》确实出自太史公之手,并集中反映了司马迁在被祸之后,其思想、人生观、及创作态度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
《三国史记》列传部分收录了很多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的传记占整个列传部分的76%.在这些作品当中,作者金富轼不仅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他试图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向百姓宣传忠君爱国思想,以达到巩固高丽王朝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寿的方法,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家八式保身操”。  相似文献   
47.
<难蜀父老>写于通西南夷的过程中,其确切年代是元朔元年;其文体应属论难之体,并且是此类文体的开创者;其篇名众说纷纭,当以<难蜀父老>为妥.  相似文献   
48.
史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故事,一向是颇为励志的属丝故事,真相果然如此吗?看这场历史,我们的眼光千万不要被“家徒四壁”给堵住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隋故事,其实是一场高富帅豪车追白富美的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49.
《伯夷列传》位列司马迁七十列传之首,此篇不同于其他列传体例,议论多于叙述,以议为主,它不仅是伯夷叔齐的传记,也是七十列传的绪论.作者司马迁发微阐幽,精审的史料选择展现了其作为史学家卓越的史识和史德,援诗入史和以议代叙的表现手法也凸显了其不同于其他史学家的悲情情怀,大量的议论叙述中彰显了他对至善的追寻.  相似文献   
50.
孙焕英 《中华魂》2014,(14):43-43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蔡文姬之父)的焦尾。其中,以焦尾琴最具传奇色彩,最能给人以审美空间。后汉音乐家蔡邕,在朝为官受到陷害,携凄将女“远迹吴会,亡命江海,十二年矣”。其间,一次之市,见“吴人有烧桐以爨(水煮肉丸——笔者)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清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汉书一蔡邕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