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正儒商文化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从春秋时代的弦高、范蠡、子贡以及汉代的卜式等为代表的商人群体富而知礼敦行仁义,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踊跃捐献家产保家卫国,致富不忘百姓积极救助穷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从正反两个方面中记录了:"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儒商典型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的奸商典型,高度赞扬了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  相似文献   
52.
司马相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怀有建功报国的伟大志向.在汉武帝通西南夷的历史进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平息了唐蒙事件,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保证了通西南夷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亲自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得以加强,增强了"西南夷"对汉王朝的政治认同,为汉武帝后来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从侠客内涵的演变入手,具体分析了游侠、私剑和侠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清代小说中常见的侠客归顺清官或君主这种叙事模式的演变轨迹,认为清代侠义小说中侠客归顺清官或君主模式始于<水浒传>或者唐传奇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东汉.  相似文献   
54.
关于司马相如的小考二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相如的游梁标志着汉初著名的辞赋文学集团--梁苑集团的基本定型,其开始游梁的时间与梁孝王携诸文士入朝的时间有极大的联系.史载梁孝王入朝共有九次,司马相如的游梁即始于梁孝王的第七次入朝,也就是梁孝王二十九年冬十月.<子虚赋>是司马相如在梁时所作,代表着梁苑集团创作的最高峰,它与<史记>、<汉书>所录的<天子游猎赋>是不同的两篇赋,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先后承继的关系,但<文选>把<天子游猎赋>一分为二,并称前半部分即<子虚赋>过于主观,我们现在只能认为相如游梁时所作的<子虚赋>已经亡佚.  相似文献   
55.
毛泽东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是三句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自王莽改制,天下大乱,刘秀随大哥刘揭竿而起,到他当上皇帝,仅用了3年时间(公元22—25年),继之仅用11年时间即翦灭群雄,削平地方割据集团,铲除敌对分裂势力,最终完成东汉帝国的统一大业。作为开国皇帝,这一建国速度在中外  相似文献   
56.
正时空作为一切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自然也是小说的基本存在形式,更是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之一。本文将主要在后一层面上讨论空间因素在古代小说中是如何被表现,以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学功能是什么。从以往的小说研究与小说理论来看,时间问题显然受到更多的关注,空间问题则相对被忽略了①。但最近三十年来,古代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开始受到学界重视,出现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以日本学者妹尾达彦、中国学者朱玉  相似文献   
57.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汉文帝朝大臣,官至廷尉。司马迁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称赞他: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有味哉!有味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冯公近之矣。(文中引文若无特殊注释,均引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相似文献   
58.
司马相如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必须匠心独运,必须要"得之于内".所谓"得之于内",即在他看来,辞赋创作既要深思熟虑,又要自然兴发,乘兴随兴,自得自在,还要自得于心,即自己要有心得体会,要有独到的感悟,要自娱自乐,自言自道,是所谓"夫子自道",自得其乐.应该说,"得之于内"是司马相如提出的有关辞赋审美创作构思方面的一个命题,其内涵已经涉及到文艺审美创作个性化追求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史记·日者列传》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二传在对贾谊的称渭、对贾谊的评价以及二传的学术思想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迁,而《史记·日者列传》的作者是司马谈。  相似文献   
60.
指间沙 《今日南国》2006,(21):32-36
今天,美男们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受到追捧,从“视觉系”到“时尚先生”再到“好男儿”。克里佩特拉的鼻子如果短了一寸,罗马历史恐怕要改写;那么,如果贾宝玉的鼻子短了一寸,大观园众姐妹的历史也会改写;李靖不美,无红拂夜奔;司马相如不俊,文君岂肯当庐卖酒。出身、权势、财富、才情……这些统统是“第二性”的,只有英俊的脸是最直接的名片。女人若是美艳总难踏踏实实嫁人,而让人眼波不忍游离的美男们,婚姻却也并非为所欲为。卡尔·海因茨·伯姆:在埃塞俄比亚娶土著女他演了电影《茜茜公主》中的那位皇帝。卡尔·海因茨·伯姆有一张典型的德国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