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375篇
劳动科学   116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967篇
理论方法论   206篇
综合类   1984篇
社会学   239篇
统计学   24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看网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理解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入手探讨网瘾形成的原因,认为网瘾是主体评价机制片面转向虚拟生存的结果.是主体自我确认倾向于虚拟生存而最终脱离现实生存的结果.是主体混乱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的目的性与工具性关系的结果.界定和戒除网瘾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协调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涛  龙军 《兰州学刊》2008,(2):69-72,13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基于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做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对于全面构建开放型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系统回顾我国汇率改革背景的前提下,基于经济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汇率改革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互配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水土的流失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21世纪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绿色农业"建设在西北地区的推进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94.
三方主体缺失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方性”原则的三方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机制。三方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劳资关系三方的制衡性、平衡性和代表性。当前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政府、雇主(雇主组织)和工人(工会)三方由于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和行为目标的扭曲,不同程度存在制衡性、平衡性和代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就表现为三方的主体缺失,这种主体缺失导致了三方协调机制在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中的失灵现象。因此,有效发挥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构建私营企业的和谐劳资关系,当务之急就是健全劳资关系的三方主体。  相似文献   
995.
以人的权利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关注入的权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依归;统筹兼顾发展人的权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96.
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分析研究——以高校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那些对社会危害程度定为特别.重大、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做到"快、围、导";因思想、情绪、感情上的问题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与情感的感化来解决;因生活实际问题引发的公共突发事 件,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因管理制度缺陷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来解决;"妥善处置"包括指导思想上的"柔性",感情投入上的"柔情",处置手段上的"柔和";"妥善处置"要求将政治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音乐艺术等成果运用于处置过程中.  相似文献   
997.
孝是先秦儒家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思想观念之一,到<白虎通义>已经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规范.但关于孝的讨论,从孔孟经荀子、董仲舒到<白虎通义>,无论在孝的源由、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儒学理论自身矛盾的发展,也有皇权意识的制约与渗透.孝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儒家思想上的观念如何转化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998.
伦理决策具有以人为本、社会公正、公共利益至上、决策责任四方面的科学内涵.伦理决策通过价值观来规范决策主体的情感和行为,指导其做出符合公平与正义的公共决策,平衡协调公共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确保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伦理决策价值目标的最高追求,也是伦理决策实践和认识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99.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必须更加注重处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应正确理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内涵.作为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领域的存在和变化方式必然受到其他领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领域中的生产力方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结构整体的其它领域的支持,即客观上要求社会协调发展:在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的影响和要求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协调发展必需以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为基础,两者应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0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完善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建立顺畅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实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