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俞平伯认为 :“诗是人生底表现 ,并且还是人生向善的表现” ,“平民性是诗主要质素 ,贵族的色彩是后来加上去的 ,太浓厚了有碍于诗底普遍性。”为了达到“促进”人生的目的 ,诗歌就得真实地描写现实人生和抒写人的情感 ,但“真实”又是与“自由”连带而生的 ;因此 ,从根本上来说 ,诗应该是白话自由体 ,具有“平民性”。俞平伯的这些观点对新诗及现代诗论的发展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扬雄对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虽然从人与玄的关系看具有性善论的倾向,但从人与气的关系看,他认为人性善恶混;扬雄重视人性的善恶混,论证人必须发展人性中的善,提出许多措施以实现这一点。扬雄的人性论与汉代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人性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程建忠 《天府新论》2010,(4):140-144
对于<红楼梦>中王夫人这个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过去的论者或称"庸懦无能",或云"仁慈宽宏",或谓"残忍冷酷".其实,王夫人首先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是一个"慈善"外表下凶狠、残忍的刽子手,但她又并非一味的青面獠牙、无恶不作.只要没有触及到她的"根本利益",她还是有"向善"之心和"好施"之举的.这就是人性的复杂和作家对王夫人这个人物复杂人性的把握与表现.  相似文献   
14.
孔子思想中的"善",指好品德;孔子在人性方面的贡献之一就是极力地引人向善,其引人向善的特点是道德启示和礼的教化为主,否定批判为辅;孔子引人向善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家庭观、社会伦理观和政治观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在押人员作为监所中的特殊群体,有许多区别于男性在押人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理特殊性、心理特殊性、社会角色特殊性方面。如何做好她们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引导她们认罪悔过、改恶向善,早日回归社会,是看守所管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现结合自己本人在蒙山县看守所从事女性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九年经历和感受,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女性在押人员的特点女性在押人员作为监所中的特殊群体,有许多区别于男性在押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15,(10):8-8
“爱心超市”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社区救助模式,它源于美国一百多年前的“好意”(Good Will)慈善事业组织开办的一种社区免税“旧货店”。2003年,上海率先成立“爱心超市”。此后,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全国各地类似的“爱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姜维端 《东方论坛》2016,(3):106-111
马基雅维利从古以来便是一位极富争议的思想家,人们普遍认为,他对人性持相当否定的态度,并且力主用以恶制恶的方式来维持统治.然而这个看似逻辑自洽的论断中却包含着一个矛盾:如果马基雅维利对民众的本性的观点真的如此消极,那么一个正义的共和国便是不可能的了;而共和国的理想却是马基雅维利不可放弃的根本目标.因此,正义与向善的维度可以看做马基雅维利的隐秘目的,他要在拒斥空洞的道德说教的同时从具体复杂的现实出发达及善的目标,并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了人们对政治合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数字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治理法治化应重点围绕数字安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数字正义是数字治理的价值根基,数字向善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数字人权是数字法治建构的终极关怀等核心命题展开。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应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搭建智慧执法架构、提升数字司法效能、创新社会治理、确立公民数字法治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等方面推进,从而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与数字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算法新闻重构了新的新闻传播生态,但也暴露出一些伦理问题,最核心的是算法黑箱与新闻透明原则的矛盾、算法霸权与媒介公正的对立和算法操纵与委托信任的冲突.解决算法新闻产生的伦理问题,必须明确算法是非人类的"网络行动者",但并不是独立的伦理行动者,"人"才是算法新闻的责任主体.算法新闻治理的逻辑起点应回到技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算法新闻治理应将不作恶、不滥用的"向善"作为底线伦理,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负责和对社会健康有序运行负责的"向上"作为责任担当.算法新闻治理需要建立多主体协同共进的治理体系:政府要充当好规则制定者、过程把控者和底线管控者的角色;平台机构要承担算法新闻治理的主体责任;公众应自觉避免新闻消费中的盲从或被动现象,传统媒体应严格职业把关和审核机制,拒绝迎合人性弱点及惰性的新闻生产.公众与传统媒体的共同责任在于实现对算法新闻的纠偏、改进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