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824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059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52.
53.
对"平等"的观照具有多重视域。它既涉及理论意义对平等的探讨,又牵涉社会实践中平等的实现。以时空为角度来考察,平等既涵盖历时性问题又离不开地域性分野。就分属的领域而言,平等又同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平等问题具有复杂性。康有为的平等思想同儒学、佛学和西方早期启蒙观念具有重要关联。其平等思想论及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内容丰富,同时也集中反映了近代平等观的现代性特点和阈限。  相似文献   
54.
司马文森与巴人基于启蒙视野而形成的南洋叙事,对晚清以来的启蒙话语既有追随、挪用,也根据异域经验进行了修正、改写,开启了华侨华人历史叙事的新起点。这种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重生、衍变过程可称为回旋。回旋是对关联与运动性的重视、强调影响的迂回路线、强调继承和流变的交织;它意味着异域经验的融入,往往不是使文学创作骤然远离原有传统,而是在传统与新的创作旨趣的融合中,开拓新的发展路径。这一类作品的价值难以在原有传统中得到准确评价,需要从异域经验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视野出发重新定位。对司马文森和巴人南洋叙事的意义探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5.
常沙 《老年人》2016,(4):28-29
有朋友问我:"你那么爱好文学,你的启蒙老师是谁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祖母。"我是祖母抚养成人的。1945年年初的一天,几个日本兵窜到我的家乡——长沙县跳马乡双溪村抢劫。村民们闻讯后,纷纷逃离家园,而我的母亲因为重病在床,不幸被鬼子杀害。那一年,我年仅八岁。此后,祖母便承担起了照料、抚育我的责任。祖母有一定的文化,懂得不少文史知识。一次,我指着床架上的一副木雕,问她是什么意思。祖母说,这是一幅  相似文献   
56.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开创者,他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在整个法兰克福学派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进行工具理性批判的重要依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霍克海默批判了工具理性,在此基础上,他也对文化工业的缺陷进行了批判,并且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科学技术。他认为工具理性会使人思维程式化,人类想象力丧失,事物标准化,以至于导致极权主义的产生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57.
58.
作为中国语境中的启蒙事件,五四新文化运动表现为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文化变革,它蕴含着中国文化启蒙所特有的纠结。外源性启蒙、救亡压倒启蒙、"第三条道路"和市民社会的不成熟,构成中国文化启蒙的独特表征。超越"启蒙"与"传统"的二元对立这一思维樊篱,逐渐成为启蒙的批判性反思的一种共识与论域。在这种反思中,中国文化逐步凸显出主体性启蒙的建构走向。  相似文献   
59.
"现代"是由各种向不同方向扯动的诸多主题共同建构的一种历史凝缩的结果。"现代"是背靠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社会进程。它的发展将整个世界卷入其中。它同时拥有积极阳光的一面和腐烂阴暗的一面。后者集中体现在那些没有两大背景的"被现代"的第三世界国家。现代中国就是不幸处于现代时空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中国文学中,我们能够看到"被现代"所带来的无奈与衰颓。老舍的《骆驼祥子》就是展现这幅"被现代"图景的典型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60.
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密切相关,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文法问题。讲求文法,意味着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探求。晚清知识分子关注文法,是为开启民智;"五四"知识分子则更是为使汉语运用变得精密化与科学化,提出了"欧化"的要求。但即使是"欧化",也只是为促成汉语的现代变革,使现代汉语成为真正民族的、本土的、现代的语言,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