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社会协商制度的选择受宏观制度环境主导,其相关的政治变量,包括新理念、政治合法性、意识形态等因素与这一制度之间不仅构成一种序列结构,而且与其他制度之间也存在着相似的序列结构。该序列结构嵌入社会协商制度安排,使其行动者及相关行为主体与社会协商制度的互动呈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态势,在某种程度上阻碍抑或促进社会协商制度的执行。因此,应从发挥党在社会协商中的保驾护航作用、确保社会协商的法律地位、营造社会协商的文化氛围三个层面探索社会协商制度的创新,以期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62.
移动技术、手机媒体、互联网络的深度融合,使得自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秩序中,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走向网络化、感性化和生活化。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主持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呈现出自成一体的宣传风格,并进一步从网络主体视角分析了不同传播风格背后的特征,即"仪式性知识生产"、"生活化的价值传播"和"趣群化的媒体融合"。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呈现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有利于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认同;"话语模式的主体回归"、"价值表达的日常风格"和"解读文本的情境转换"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下青年在新环境下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63.
正当你企图在两个不同的自我之间游走时,你在生活中的形象就变得复杂混乱,你面临的形式也更加琢磨不透,甚至你的身体也无所适从了。我们总是希图表现的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任务面前,努力的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  相似文献   
64.
继轨前贤尤其是程颢与程颐,朱熹不仅丰富了"理"的内涵,而且拓展了"理"的外延。他在充分肯定"理"的形上性、本源性与价值性的同时,以"理"贯"三纲"与"理"统"五常"完成了"以天理明人事"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建构。他在将"天理"推衍到人伦、社会与政治领域的过程中试图消解"人欲",并以"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为价值呈现进路给追寻终极价值的人们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朱熹不仅为儒家的纲常思想寻找到了形上依据,而且也为现实中的人伦规范与政治哲学找到了颇具说服力的理论基础。细绎之,其实程朱理学论域中的"存天理,灭人欲"隐存着些许的道德乌托邦情结,其现实价值与意义或许并非仅仅在于要在现实社会实然施行之,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对泛滥的欲望进行节制、对自我的堕落进行反思,以及对日渐沉沦的世道人心有所警醒与关切。  相似文献   
65.
遗憾是社会运动的必然产物,存在于人生命的全过程之中,是人对理想与现实距离的心理体验.它既是人对感性生命的呈现,又是人对理性生命的塑造.在本质上,它是人性的生命形态,具有群体属性.通过从人的需要出发,对人的存在、理想、体验、能力、思维等文化形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应该得出结论:遗憾是人类个体对自身社会化完善程度的呈现方式;社会文化环境是其依存的载体,文化是其最终表现形态,人性是这种文化形态以个体为载体的外部表现;遗憾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表现为人个体的生命状态,成为人性所掩饰的奥秘.  相似文献   
66.
双关是说话人利用语言文字上谐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语言单位具有表面和内里两层意思的修辞手段。从语用的角度看,说话人运用双关语发送信息和受话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在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受话人能够透过话语的表面意义理解双关语的内在含义。在双关语的解码和语义呈现过程中,认知语境里的新旧信息互相作用改变了读者的认知环境,产生了新的语境意义。双关语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恰当地运用双关语可以使语言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收到良好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7.
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的使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68.
王莉 《职业》2011,(14):97-98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经历了课程分析、课件设计、软件选择这几个主要环节。一、课程分析《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以图线和图形来表达,是用二维图线、图形和符号来表达三维空间物体的一门学科,它的形象思维大大多于逻辑思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为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69.
周密宋亡后以遗民气节与笔记"巨擘"名垂于世,遗民身份与著述之间体现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其遗民心境在词与笔记中表现出不同的风貌:词中着重抒发情志,呈现出悲愤、愁苦、隐忍、退避的历程;笔记中凸显反省意识,融汇感性与理性,将精神创伤升华为哲理思考,在反思历史和抨击现实中,多维呈现遗民心态;由词而笔记,隐逸倾向淡化,文化自救意识增强,遗民心境表现得更为冷静和理智。心境呈现的差异与词体重在抒发情志、笔记偏于叙述的文体差异紧密相关。著述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骚雅人品和坚贞的遗民气节,其主题超越了文学本身而体现了特定文化的价值尺度,凝聚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时代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70.
比较了英语学习者的7种不同词汇呈现方式对二语学习者直接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一种衔接关系的词汇呈现方式无论是在即时记忆测试中还是在延时记忆测试中,其效果均明显优于随机抽取的词汇呈现方式,在各种词汇呈现方式中,上下义、词源和自由联想等3种衔接关系的词汇呈现方式对二语学习者记忆效果影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