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论文从诗形、诗、诗趣三个角度对小诗进行了审美观照。在诗形上,小诗短小精悍、玲珑可爱,不仅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还极易激起人们的阅读欲;就诗而言,小诗含蓄隽永,韵无限,集中地体现了诗歌的本质特征;从诗趣上看,小诗兼具理趣之美与灵趣之美,从而使小诗既具理性的深沉与厚重,又使之具有空灵之美,诗意升腾飞扬。  相似文献   
92.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 ,“”是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 ;“隐”的表达产生“” ,“”即情意的含蕴丰富 ,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 ,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 ,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 ,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 ,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3.
司空图的"韵"说是我国诗论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他提出的"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以及"思与境偕"、"直致所得"等诗学主张,是他对艺术美的独特见解和要求.文章阐述了"韵"说的意蕴,揭示了其在诗论发展历程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陆涛 《今日辽宁》2014,(2):102-103
正冬日到,羊肉俏,城内各大小火锅店人头攒动、羊肉满街飘香时,吃货们对羊汤的热情还是念念不忘。即便是隐匿在犄角旮旯,一碗鲜美的羊汤,足够让整个冬天暖意洋洋。苏州藏书、山东单县、四川简阳、内蒙古海拉尔都有喝羊汤的传统。若要说一个地方美食比这个地方本身还著名,那一定要数本溪小市了。提及"小市",估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但说到"小市羊汤",大家都忍不住点头。从沈丹高速本溪出口下道,再沿本桓公路一路前行,在前往本溪水洞、关门山等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上,立着"小市羊汤"招牌的农家饭庄依次排开,形成独特的风景线。"肉有了,汤有了,营养有了,热乎气儿有了,经济便当,也不掉面子。"一句话,道出了吃  相似文献   
95.
为使在津外国友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天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传统习俗并感受喜庆的节日气氛,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市外国专家局组织开展外国专家"感知中国新年"系列活动。2月6日,外国友人来到天津国际学校,与这里的老师学生一起"过春节"。在"民俗知识问答"环节中,"哪天是祭灶节?""春节大扫除是哪一天?""正月初一吃什么?"等一系列的民俗问题并没有难倒这些老外,他们对答自如,并赢取了可心的小礼物。活动现场的民乐表演营造出浓浓的"中国活动。外国友人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浓浓的  相似文献   
96.
"诗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以""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说"与"晚唐异"密切相关,他服膺晚唐诗歌的工整,竭力标榜"晚唐异",是为其"诗说"张本。  相似文献   
97.
多媒体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在一些语文课上,多媒体替代了学生的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挤压了学生凝神静思、用心体悟、尽力思维的时间,语文丧失了"只可意会,无以言传"的神奇韵.语文的诗情画意不再,语文的丰富想像不再,语文的个性张扬不再.学生也就无法品尝到那"笔锋常带情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文了!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8.
拉什迪文学思维的特点,即"象"的思维。在《午夜之子》这部作品里,作家创造了非常特别的语象、物象、声象、象、色象等众多的象,正是这些各别的象,造成了其文学特色,形成后殖民文学意象,表达出作家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
气、象、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三个元范畴:气范畴表征了文学本源、本体和创作主体的性质特征;象范畴表征了文学的对象与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范畴表征了欣赏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创作客体的美感特性。三个元范畴的交融衍生,生发出众多子范畴和范畴群,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格局,体现了古代文论家对文学特征、规律与本质联系的系统而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0.
李知 《船山学刊》2007,(4):97-100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独特的范畴.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出发,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礼乐制度考察论的起源.以历史为线,勾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的延展,注意到""与其他概念范畴的联系.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语境中,是对古代诗性理论传统的重新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