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48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893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后日德两国政府的战争追悼理念明显呈现"内向型"与"外向型"之差异。只向本国的战争罹难者特别是战死"皇军"将士和被处决战犯表示哀悼而拒绝向被侵略国家为数更多的死难者致哀,是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的主要特征。其成因主要有四:"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错误的历史观,是其形成的思想根源;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其形成的政治基础;战后秉持错误历史观的日本国民的大量存在,是其形成的社会土壤;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其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世界急剧变化、中国迅速发展、世界为之聚焦的重要历史时刻,建构了以和平发展为主体,以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两翼的和谐战略体系,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具体理论成果.对体系结构与内涵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和谐世界为着眼点,和平发展为着重点,和谐社会为着手点,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台湾分离主义运动即"台独"的起源、发展演变、产生与膨胀的背景原因的分析,指出台湾分离主义运动无论在岛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属于非主流,是不稳定因素,不仅危害台海和平与中国安全,也对地区与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打造和平女神文化品牌让昭君文化走向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开发.文章诠释了昭君文化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深入研究昭君文化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昭君文化开发重大的现实意义,认为,开发利用昭君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昭君文化,应在境界上予以提升,将昭君作为东方人类的和平女神与西方世界的自由女神呼应和对话,把昭君和平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在开发上应有大手笔的规划,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往往都有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走向。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新的世纪里,它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道产生其强大的吸引力。道教文化蕴涵的许多合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平崛起”战略不仅是中国高层向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选择。这一战略是在同一时代主题、同一战略目标和同一利益要求下对邓小平“韬光养晦”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日本国际大学办学百年来,始终坚持以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学的教育思想为办学的指导原则.在创立阶段,以田边新之助为代表,创建昌平中学,以儒学"修己"精神,制订"17条修为"作为人格培养的办学的教育纲领;在中兴阶段,以田久孝翁和山冈庄八为代表,创建盘城短期大学,继承并发扬德川幕府以来的儒学传统精神,并制订"行义以达其道"的校训,共同致力于二战后的教育振兴;在当前的大发展阶段,以田久孝翁为代表,创建东日本国际大学,继续用儒学"修己"精神进行灵魂教育和人格培养教育,用儒学"经世济民"精神,开创"和平经济学"研究,倡议建立儒学文化圈,以走向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念。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使然,也是现实的国际大势使然。但,中国先哲的古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宝法,则使我们能够予这一理念以辩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根据世界局势的新变化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主题的转换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时代观。它不仅是我们准确观察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形势的前提和基础 ,而且是我们调整外交战略、制定正确外交路线的客观依据 ,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平学,又称和平研究.是近年来有很大发展并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的一门新分支学科。顾名思义。和平学研究的是化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探讨,又有对典型个案的具体分析,因而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在国际范围内冷战终结、局部冲突加剧、不同文明问碰撞更趋激烈的今天,对和平问题进行研究就更显出其时代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