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997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3198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4673篇
社会学   515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973篇
  2007年   2583篇
  2006年   1852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胡帆  李金花 《理论界》2007,(9):40-42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但理论回到现实同样也要适应现实的需要,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且还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关键之点就是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必须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谐社会理论从提出到构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92.
试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从追求的价值目标来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然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性原则;从发挥的功能作用来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安全网";从着眼当前的现实问题来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吴鹏 《兰州学刊》2006,(12):49-51,113
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和联合不同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利益而奋斗的组织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新社会阶层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该群体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都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新社会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政治、经济、社会作用。因此,将新社会阶层纳入我国统一战线就成为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将以我国新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特点及作用为基点,比较深入地阐释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构建新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反思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的发展,使本应和谐相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失衡,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环境压力。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真正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要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意识、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95.
侯远长 《中州学刊》2007,1(1):10-1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牢固树立生态自然观,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经济观,推进生态生产力与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牢固树立生态社会观,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呢?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对立因素协调运作,融合为一个新范畴,而不是达到“无抵触无冲突境界”。把握这一要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7.
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铁娥 《理论界》2006,(6):24-26
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筑和谐社会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只有逐步推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整合社会利益,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构建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式。系统地解读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99.
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理论上说,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成贞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互相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竞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重申了胡锦涛总书记所揭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大特征,并强调它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可以促进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关系,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通过营造和谐氛围来促进社会发展,并且善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