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今浙江境唐五代时期诗人众多,在当时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将诗人作为文化人物的代表,通过对待人分布的地理特征的分析,可以说明当时浙江地区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已经很高,特别至晚唐五代时期,“江浙人文薮”的局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2.
十册《全唐文补遗》,由著名史学家吴钢先生主编,1994年出版第一辑,2007年出版第九辑,该书汇集近年来新发现的唐五代墓志等文献资料,采用繁体字竖排、新式标点并进行简要的校注。这些资料绝大部分为《全唐文》等所未收,可以为唐五代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近读《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  相似文献   
33.
通过考察唐五代笔记的编写实际与相关评论,大致可以窥见当时对于笔记之体制、类属等的认识。从体例来看,笔记著述的特点比较稳定,笔记之杂主要体现在内部各条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从内容来看,一部之内往往共性明显;从归属来看,呈现出游离子部小说类而向史部靠拢的趋势。而且,唐五代虽称笔记为小说,却常将其与正史比较,可见当时视笔记的相邻概念为正史。关于笔记与正史在内容、性质方面具有差别而在功能上存在相通之处的观念比较清晰。  相似文献   
34.
裘影萍 《社区》2012,(35):9-9
“杜撰”这一词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但是,“杜撰”这个词语与姓杜的人有关,而且还是姓杜的人撰写出来的东西。“杜撰”这一词起源于唐五代。与杜光庭有关。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浙江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时,出于维护道教的目的,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对道教仪则、应验方面的著录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  相似文献   
35.
词一直被视为抒情文体,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文本对唐五代联章词的叙事性进行简要的梳理,唐五代联章词叙事结构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方式:一、横向的片段式叙事,二、纵向的直叙式叙事,三、问答式叙事。  相似文献   
36.
南唐二主久居金陵,他们的诗、词、文用韵可以反映唐五代金陵语音的实际面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支脂相混、鱼虞无别,已经很难见到南北朝金陵雅音的孑遗。另外,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寒山与仙先不混,这与宋代的通语韵系有别,与金元词韵及《中原音韵》所载相似。  相似文献   
37.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一书作为词史型选本,它不仅完整地勾勒了唐宋词史的发展轮廓,而且明确提出并完善了唐宋词体派,体现了融通、宏大的文学史观与发展的学术眼光,并将滑稽派作为唐宋词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派进行了认定,为词选史上确立了以选为史、史选结合的词选范本。  相似文献   
38.
杨淑敏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68-70,73
唐五代皖南籍诗人共37位,其中初唐2人、盛唐5人、中唐9人、晚唐14人、五代7人,在《全唐诗》与《全唐诗补编》中存诗1271首,残句38句。诗人创作群体庞大,在唐代的各个时期均有分布,特别是在中晚唐,创作更为活跃。其在山水诗创作等方面对唐诗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9.
正2013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冯金忠、陈瑞青所著《河北古代少数民族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河北古代少数民族史专著。全书共六章三十二节,体例得当,资料翔实,文约事丰,以时间为经、族别为纬记述了河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变迁演变的历史轨迹,对  相似文献   
40.
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唐五代曲词与两宋词的本质区别,主要是宫廷词与士大夫词、市井词的不同.词体在唐五代时期,其主流始终在宫廷文化之中,李白的宫廷应制词、西蜀花间词、南唐词是此时期的三个标志;所谓民间词应该是中唐之后才发生的,真正实现这一转型的标志应为东坡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