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仙道艳情词指受道教影响的艳情词作。在唐五代文人曲词和敦煌曲词中,有许多曲牌、词牌暗含仙道艳情本事,许多艳情词作通篇或有意象与道教相关,本文就此种文学现象的成因、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作了探讨,以期充分发掘其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2.
北魏至唐代五个朝代推行的均田制,有着共同特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均田制的意义,使无田可种的劳动力和无人去种的土地实现了结合而充分发挥了作用。宋朝以后,均田制不再推行是失去了其存在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63.
顾建国 《唐都学刊》2001,17(1):38-41
张九龄的事迹行状和诗歌系年,在<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中多有涉及,但其中还有不少缺失和误系之处,通过辨析,笔者或予补正,或存疑待考.  相似文献   
64.
聘娶婚姻是封建时代婚姻的主体。由于唐五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礼法社会 ,青年男女们仍有自由恋爱结婚的机会。孙光宪在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中 ,真实地记载了唐五代时期的婚姻恋爱状况 ,从中可看出当时士大夫和一般民众的婚配观。  相似文献   
65.
论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悲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茜 《唐都学刊》2003,19(2):8-11
“红叶题诗”是一个著名的传统题材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 ,通过宫女与士子这种特定身份的婚恋 ,揭示了这种独特题材“红叶题诗”的文化内涵 :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对盛世的热望与现实的苦痛、婚姻的宿命观 ,显示了内在的矛盾冲突与整体悲剧品格  相似文献   
66.
张子开 《江汉论坛》2007,(8):116-119
我们这里所说的"笔记"或"小说",乃传统定义,即产生于先秦、杂记个人见闻和观点等、形式随便、格式不定的一种著述形式.一般将之纳入"野史"范畴,而在文献著录时又被分裂羼进史部、子部乃至于集部.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或"小说"的范围要比"野史"大得多,尚包含了所谓"杂史"和"别史",且皆可视为史部文献.  相似文献   
67.
张泌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泌,五代前蜀词人,《花间集》列于牛峤、毛文锡之间,可见年辈较高,称张舍人。从其《江城子》有“浣花溪上见卿卿”句看,他少年与邻家女发生爱情即在成都浣花溪上,可知他为成都人,或祖籍外地而成长于成都。后来,南唐复有与前蜀词人张泌同姓名者二:一为常州人,官至内史舍人;一为淮南人,为句容县尉。过去词论者多将三人混为一人,胡适对此曾有辩析:“……《花间集》集结于940年,其时南唐建国,不及四年;后主嗣位在961  相似文献   
68.
晋方言鼻音声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今晋方言几十个方言点的鼻音声母均带有同部位的塞音成分,与唐五代西北方音特点一致。文章根据历史文献和时贤研究成果,考证了晋方言鼻音声母从唐五代到今方言的历史传承及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9.
邈真赞是唐五代时期敦煌当地文人写给当地人看的有韵之文,所以,它的用韵现象必然是当地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联系邈真赞的韵脚字,我们可以获得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极有价值的资料.《广韵》有七十三个韵的字出现于赞文的韵脚,这些韵脚字可以分为十五部,即阴声韵六部、阳声韵六部、入声韵三部.与《广韵》相比,邈真赞的韵部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韵部已经合并,有的韵部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70.
在唐宋词史上,“雅”与“俗”的交互作用推动了词的嬗变。由于时代审美观念不同,唐五代北宋词坛上“雅”与“俗”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就创作主体而论,文人词为雅,民间词为俗;就审美趣味而论,士大夫审美情趣为雅,市民情调为俗;就词的功能而论,歌者之词为雅,诗人之词为俗;就词人的品行而论,高洁为雅,低下为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