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唐五代是笔记发展的重要阶段,孕育了新兴文体传奇,导致小说概念的转换和笔记与小说的分流;这一时期的笔记具有极高的历史的、文学的和文献校勘和史料价值,但在流传中出现亡佚、错乱、伪造等问题;囿于以笔记为小说、为小道的观念,今人整理的笔记不同程度存在伪书伪文未辨、佚文未辑、讹文未正的情况,有必要作全面的整理.  相似文献   
92.
唐五代诗本事以诗歌的创作、解读、传播等文学活动为主要言说内容,也就与当时通行的笔记文本拉开了距离,往往被视为诗歌批评文本.作为一种诗歌批评文本,唐五代诗本事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一定特点:言说形态方面,以事件为文本中心,以诗明事、证事;言说主体方面,以史官的口吻叙述故事、发表评论并由此形成纪传体文类特征.这些使唐五代诗本事与北宋诗话的以诗为文本中心、以文学家的口吻叙述故事和发表评论及其语录体文类特征等形成了鲜明差别.唐五代诗本事尚未完全从当时通行的笔记中脱胎而出并发育为一种成熟的诗歌批评文类,就被其孕育出来的北宋诗话迅速代替.  相似文献   
93.
唐五代小说“议论”的主体有作者、叙述者、故事中人物.作者或与叙述者合二为一,以旁观者的身份直接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对事物的情感态度评价;或潜入叙述者、故事人物,通过“议论”这种形式与接受者间接对话,从而引导接受者体会作品的创作主旨.在叙述故事进程中,作品往往用“引证明理”“比较论理”“假言推理”“指谬析理”等方式进行“议论”.这种在作品中陈述观点的方式,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认知和态度,成为作者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升华主题的重要创作手段.不仅影响了接受者的阅读视线,使接受者的阅读感受超越故事本身的精彩而直指人心,而且作者也通过自己意图的阐发,引领接受者体味故事中所蕴含的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94.
唐五代时期政府的养老状况可分为养庶民之老、恤鳏寡悼独之老和养官吏之老三个层面:赡养庶民之老的基本政策是授予一定的田地,但免征其赋税,以达到惠养老人的目的,同时,政府将赡养老人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委派给其子孙,高年老人还有侍老制度以助其养老,统治者也时常赏赐高年老人;鳏寡悼独者有优惠的恤养政策,对不能自存者,政府还专门以律令的形式作了安排;官吏的养老也与致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95.
王国维关于唐五代词的研究用功甚深,其《人间词话》的许多词学观念是以唐五代词的批评与鉴赏为基础而形成的。他整理唐五代词存在疏失之处,但确定词人的范围则是严格的;他对唐五代词人的批评表现出错误的艺术见解和审美的偏见;他晚年对敦煌曲子词的认识表现了精辟的学术创见。这是我们回顾近百年词学的成就时不应忽略的。  相似文献   
96.
乔力 《东岳论丛》2001,22(3):119-123
唐五代词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而区分为前后两段。处于初发萌生时期的敦煌民间词和中唐文士词 ,或仍保持着新兴文体特点的原生态及其实验探索性质 ,或笼罩在传统诗歌影响下 ,深深浸润了绝句的情味神韵。而晚唐五代的花间词与南唐词 ,则属成熟发展时期。前者标志出真正的文体独立 ,建构起自我的艺术精神、操作规范与价值取向 ,从而开启“艳科娱人”的主导传统。后者循此而作补充、更益、扩大之 ,抒怀写绪、变类型化为个性化 ,融入沉重的生命意识 ,重新朝向诗化道路复归。要之 ,二者共同形成词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垂范有宋一代 ,蕴育铺垫着它的极顶辉煌。  相似文献   
97.
生活在唐五代的敦煌人,有许多宴饮活动,这些宴饮活动的名称也很别致.有“局席”、“设”、“顿”、“看”、“斋”、“小食”、“中食”、“筵”、“脚”、“解火”、“解劳”等,一般在归义军招待周边政权的使节、某项工程完工、社人聚会、节日庆祝、迎送首长等仪式和活动中举办。这些宴饮活动不仅是一种集中、大规模的饮食活动,也是社会的润滑剂和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
词兴起于初唐,经过盛唐、晚唐五代的发展。到了宋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经历了宋代文人的苦心经营后,词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地。宋人在精心苦雕、刻意经营的过程中,对意象的营造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可以说.“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而词更是如此。宋代词人为我们构建了瑰丽的艺术殿堂,并使词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意象的选择、提炼和运用,更使宋词五彩纷呈,进而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月是宋人词作运用最广、文化意义最浓的一个意象。  相似文献   
99.
20世纪学术界对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的现状概括起来主要是:第一,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李冶、薛涛、鱼玄机三人.第二,未形成"女性诗歌史"的线索.第三,未采用西方女权主义文论.  相似文献   
100.
略论唐代民间养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政府为实现农耕户一户一牛所作的努力,旨在恢复发展生产,使民归业,增加政府的税收,保证租庸调的征收。民间养牛大户的牛群,对于促进农业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