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61篇
  免费   1449篇
  国内免费   370篇
管理学   7211篇
劳动科学   462篇
民族学   1571篇
人才学   1633篇
人口学   264篇
丛书文集   15738篇
理论方法论   2816篇
综合类   36766篇
社会学   5518篇
统计学   1201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904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2114篇
  2014年   4584篇
  2013年   3863篇
  2012年   4622篇
  2011年   5244篇
  2010年   4983篇
  2009年   5104篇
  2008年   6475篇
  2007年   4853篇
  2006年   3954篇
  2005年   3813篇
  2004年   3274篇
  2003年   2940篇
  2002年   2901篇
  2001年   2516篇
  2000年   2026篇
  1999年   1092篇
  1998年   661篇
  1997年   519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0 毫秒
21.
身体研究在元理论层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建构主义和反建构主义,分别侧重于身体的象征意涵和感知意涵,即作为隐喻的身体和作为现象的身体。这种辩证认识论有助于审视传播研究如何进入和架构身体议题。一方面,传播学者将注意力投射在身体的主体性焦虑上,从媒介进化史和文化展演的角度出发,发掘了身体在场的技术语境和象征价值,这是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日益沉浸化和交互化的传播环境中,身体又被塑造为赛博格的新隐喻和超越话语的新物质实践,这分别是建构主义的延续和反建构主义感知的物质化转向。未来,传播学视域中的身体研究需要高度重视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现象讨论转向学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2.
缺少绿洲生态水权价格成为塔河流域制约绿洲生态水权分配、挤占绿洲生态水权归还及其经济补偿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首先明确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价格的内涵,然后确定其计量方法和模型。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价格计量结果表明: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绿洲生态水权价格计量可作为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价格直接计量的一种方法。塔河流域绿洲维持生态水权价格为1.16元/m3,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价格为2.61元/m3,三源流和干流上中下游绿洲生态水权价格呈现一定差异。这成为塔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价格与挤占绿洲生态水权经济补偿确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当今,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现有的城市治理方式。许多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在本质上遵循着一种权力美学的逻辑,过于追求视觉上的秩序,热衷于开展城市美化运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里底层民众的生存权利。政府权力主导的城市治理秩序与底层民众生存权利的碰撞,是导致城管与小贩冲突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需要深度反思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寻找城市治理秩序与公众生存权利的平衡点。城市治理只有尊重、包容与吸纳底层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获得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24.
理论范畴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确定的外延基础之上,但散文是多种亚文体的综合交错,恰恰缺乏确定的外延,这就造成了现代散文理论十分贫困.建构散文理论的当务之急,一是在错综复杂的外延中确立基本范畴,在矛盾转化中衍生新范畴、亚范畴,构成自洽的、有序的散文范畴系统,二是在方法上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辅之以三分法,三是摒弃以静态的眼光对散文史作孤立直观的表层描述,而以动态的历时视野将逻辑范畴与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就散文发展演变而言,抒情审美的极端造成滥情、矫情,乃有审丑和亚审丑之幽默散文,而亚审丑幽默所遵循的并不是理性逻辑,故其思想深度受到限制,此等矛盾遂导致既非抒情审美亦非亚审丑幽默的审智的产生.因此,将文学性散文归纳为“审美”、“审丑”、“审智”三大范畴,既是逻辑的有序划分,又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填补世界散文理论空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5.
为制作本期专题,本刊编辑提前两个月向各中职学校的学生采编约稿由于杂志篇幅所限,此次我们选择了其中的5个"特色社团",将它们展示出来这5个社团来自不同学校,属于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群星职校的Cosplay社是"获奖专业户",曹杨职校的"创业点心工坊"生意火爆,南湖二分校的军乐队充满阳刚朝气,市北职高的H.U.G.心理社原来是个"剧团",新陆职校的健美操社则展现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26.
浪漫主义自然观和工具主义自然观的冲撞在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作品中表现为浪漫/反浪漫的纠葛,拥有浪漫情怀而又饱经各种创伤的考琳·麦卡洛在对自然主题进行表达时,表现得浪漫而又反浪漫,她在对自然进行浪漫主义想象的同时,又对浪漫主义自然观进行了反拨。在反浪漫的基础上,她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阶级、种族、身份追寻等问题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审视和思索,建构了一个完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27.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28.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教育安全问题日渐彰显其价值和紧迫性,随着教育安全研究主体的拓展,需要突破原有研究视角的束缚;随着教育安全研究内容的丰富,呼唤构建教育安全研究的多维视角。为此,我们提出教育安全研究可供借鉴的若干视角,宏观研究视角可以从教育安全与全球化、区域或国家发展的关系来考察;中观研究视角将教育放在社会系统中来考察,主要考虑教育安全主体的拓展和教育安全多维研究视角的建立;微观研究视角从教育自身出发,考察教育自身及其内部要素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教育安全的元研究、教育安全问题的历史研究和边境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9.
音乐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成为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轻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音乐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音乐师资水平低,音乐教学设施落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发挥音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引导作用。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完善音乐教育的必要设施。  相似文献   
30.
60岁的林大爷最近有些“老糊涂”,说句话之前,总得想个一两分钟;别人问他什么事,反应也总是慢半拍,得想一会儿才能回答。老伴笑他,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可林大爷去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大脑方面的器质性病变。几番询问,我们发现,林大爷一直有便秘的老毛病,因为自己觉得问题不大,并没有经过系统治疗。最近几个月,便秘尤其严重。他的反应变慢,很可能是便秘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