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1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96篇
劳动科学   387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35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057篇
社会学   253篇
统计学   14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92.
本文探讨了 2 0世纪 4 0年代四川省新县制下的基层社会控制及民主的实际状况 ,指出四川省在当时所推行的基层地方自治仍未摆脱受行政控制的从属地位 ,行政工作先于、多于自治工作 ,“民意机构”非民众直接选举产生并且多反映地方有力者的意志 ,它在解决民众最感痛苦的诸如“摊筹派募”、“征丁”以及“吏治腐败”等问题上的作用十分有限。国民政府在基层所实行的“以官治求自治”的所谓地方自治政策 ,非但未能发展地方事业 ,反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其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93.
蔡竞 《四川省情》2002,(1):17-19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扑面而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四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关问题和对策措施已显得至关重要。 四川工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业经济的总体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步入了较快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在家电、大型水电设备,白酒、中医药等方面拥有一大批知名的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等地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隆起带,高新  相似文献   
94.
曹丰平 《四川省情》2002,(12):19-20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申奥成功,使我们均处在巨大的兴奋之中。但兴奋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在余下7年的奥运准备过程中。我们能做点什么?奥运仅仅是北京的事情吗?奥运的举办,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机遇,我们怎样去抓住这些机遇?我们能否集合我省相关的单位、行业、优势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理一下思路,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参与其中,使四川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 据北京申奥财政预算和“十五”计划,奥运会直接的总投入可达  相似文献   
95.
丘陵县域自然地理特征四川共有丘陵县(市、区)68个,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幅员面积8.9万平方公里,约为全省幅员面积的1/5。丘陵县域自然地理基本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偏少,雨热同期,土地肥沃,耕地紧缺,矿产贫瘠,植被茂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四川丘陵县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约在14-19℃,比同纬度地区高1℃左右。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80-300天。丘陵县域全年日照约在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降水偏少,雨热同期丘陵县域大部份地方年降水量约为800-1000毫米,少于盆周山区和川西平原区;降水量表…  相似文献   
96.
四川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现状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四川工业企业仅3.2万家,工业增加值只有59.4亿元。198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1996年又跃上1000亿元台阶,到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2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2%,超过了农业,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4.0%。发展速度快速1978~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1.5%,比同…  相似文献   
9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区扩展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一旦超出了城市自身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必然引起城市生态环境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系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四川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问题。城镇…  相似文献   
98.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6,(12):49-49
四川将投资830万元用于补助生态市县建设,四川与中石油联合开发生物能源,国家新增1.5亿元支持四川通乡公路建设,西部百强县1/4在川  相似文献   
99.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和指标,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为此,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结合四川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基本状况投资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四川房地产开发投资402.7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商品住宅增长迅速,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76.0亿元,同比增长31.8%,高于四川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6.7个百分点。需求十分旺盛,销售异常火爆。上半年,商品房销售167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  相似文献   
100.
《四川省情》2006,(5):F0002-F0002
绵阳市涪城区地处绵阳腹心地带,是绵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交通中心,是全国文明卫生城,绿化先进城市,四川省“两转”试点城市,四川省“十强县”,小康县。绵阳科技城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有63平方公里在涪城区行政区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