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65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936篇
理论方法论   205篇
综合类   2550篇
社会学   526篇
统计学   13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九三年秋季始,全国各地中学开始统一使用新编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试用本)》,(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在内容、编排形式等方面有何特点和优势呢?本文试就此略作探讨,以期提高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四作间套技术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技术是当前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种植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应增强推广力度,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3.
44.
论江泽民同志的社会科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的社会科学思想包括 :关于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思想 ;关于尊重社会科学的思想 ;关于社会科学辩证发展的思想 ;关于社会科学创新的思想 ;关于社会科学应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科学探讨要求真务实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形成了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社会科学思想体系。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介绍用四甲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的原理、氯标准曲线的绘制、样品测试,该方法的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46.
由Galilean 变换式的变换矩阵出发证明了 Galilean 变换可对易,但由Lorentz 变换的变换矩阵出发证明了仅在特殊情况下才对易.两种变换的几何表示因变换蕴含的时空观不同而异,利用 Minkowski 图直观显示出由Lorentz 变换导出的狭义相对论效应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7.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师范院校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师范生学会、会学、会教、教会。特别是学生会不会教 ,会教的能力层次高低 ,是检验师范院校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那么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如何使师范生学会、会学、会教、教会呢 ?本文就此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8.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是很多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及行为的学者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整个20世纪,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占有根重要的地位,人们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本文对20世纪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要回顾和评析,并提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问题,以及它迫切需要研究者建构新的。本土的概念架构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9.
中国入世以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这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极为深刻的变革 ,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讲 ,将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地方综合性大学能否适应形势的需要 ,关键在于教学的质量能否为社会所公认 ,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观念、师资队伍、教材和教学过程能否适应形势的需要 ,是地方综合性大学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50.
邓晓芒 《学术界》2008,1(3):106-117
2007年,江苏的<学海>杂志第1期发表笔者长文<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批评郭齐勇教授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引来陈乔见、丁为祥、龚建平和胡治洪四位先生的反驳,四篇反驳文章栽于<学海>杂志当年第2期;笔者于该杂志当年第4期又发表回应文章<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对四篇文章逐一作答;该杂志于当年第6期又发表四位先生的再反驳.现在这篇文章是对去年<学海>第6期所裁四篇针对我的文章的再回应,其中有关儒家"亲亲互隐"问题的争论仍是核心,但扩展到如何解读中西经典、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理性和仁德的关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