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文之“气”即是指骈文创造者借助对偶、声律、辞藻等要素,在骈文中所展现的充实内容所寄予的那份足以打动人、感染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所生发的那股贯穿始终的生动气韵,这也是骈文的生命与灵魂所在。六朝骈文多有一种内在的阴柔之气,然其中梁、陈时期有些骈文渐失于柔靡,其风延至初唐,而“初唐四杰”骈文则气象高华阔大、词采宏博瑰丽、气势充沛刚健,升腾着一股阳刚之气。  相似文献   
12.
号称“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 ,以无与伦比的才调、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 ,创作各类体裁的诗歌。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 ;子安 (王勃 )稍近乐府 ;他们的五言遂为律家正始。诚如明代学者胡应麟、许学夷所评 :王、杨、卢、骆以词胜 ,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他们的作品较全面地代表了初唐诗歌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3.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在著名的《别赋》里概括了各式离愁别恨。确实,古往今来,生离死别也好,短暂分手也罢,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如果分  相似文献   
14.
胡友显 《老友》2013,(7):22
  相似文献   
15.
高启游仙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游仙诗。但他的游仙诗的价值至今未被人们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高启游仙诗的分析、研究 ,揭示其艺术价值及暗含其中的诗人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6.
《楚辞》与《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诗心骚意为后人所取法。这种怨骚之情的表现既取法乎上天入地之骋想,也渊循于婉曲绵韵之殊句异词。本文从初唐四杰对楚辞句式的承续与拓展着眼窥蠡楚辞的衍变之迹。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0年11月20-21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系统所王海燕、何勇和李四杰三位老师赴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参加了2010年"海峡两岸全球供应链与物流论坛"(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ater China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2010,GCSC L2010)暨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律体定型是唐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沈俭期、宋之问历来被认为是律诗的最终完成者,但近年来四杰、文章四友等人在其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从对其诗作在篇制、用韵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来看,杜审言、李峤完成了律诗的初步定型,而沈、宋促使律体全面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中晚明江南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城市化因素和区域文化双重作用改变着各个阶层的主体结构与精神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思潮的演进,左右着文学生产与消费走向。以"皇甫四杰"为例,他们用诗文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变革的诸多细节,特别是社会心态、现实矛盾与精神问题;城市化因素也给他们的文学活动、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及诗文的主题题材、语言风格、体裁样式等方面带来新质。  相似文献   
20.
徐祝林 《唐都学刊》2012,28(1):11-13
初唐时期,当宫廷诗人用绮靡艳丽诗风点缀风雅之时,诗坛上相继崛起了锐意改革、位卑而名著的青年诗人“四杰”。他们在诗坛上首先树起了改革的大纛,拓宽了诗歌的题材,从市井宫苑走向大漠风光,从咏花草树木走向唱响人生情感的主旋律,使诗歌真正担负起了讴歌现实生活的使命。从“四杰”诗歌魅力价值的现时律、延时律、永时律等三个层面加以诠释,可以窥视其审美价值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