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87篇
劳动科学   54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969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2651篇
社会学   232篇
统计学   10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将《尔雅》及《释名》作了一个粗浅的比较。对两书从篇目、相承关系、同义类下的词条数目、训释体例、义训的具体方法及《释名》音训的表意功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意义相类、相关或相对、相反,在表义上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但另一个词素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陪衬。在现代语境观的视角下,文章对零词素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偏义复词进行了新的界定。并从零词素语境制约特点出发,定量分析,区分出语言性和言语性两种不同类型,进一步对词素位置、语境制约类型进行了新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诗>无达诂"后,从汉迄清,关于<诗经>的研究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阐释的可能是不可穷尽的.而"<诗>无达诂"泛化为"诗无达诂"也源于宋人释<诗>,其后才影响于诗文批评.泛化后的"诗无达诂"在理论内涵上仍遵循着"<诗>无达诂"的阐释理路:"从变"、"从义"."从变"侧重阐释的自由性,其具体表现有:"见仁见智"、"原意悖谬"、"诗无达诂而不诂";"从义"则强调阐释的限制性,其具体表现有:"本事求诂"、"坐实求诂"、"另类求诂",充分显示出中国阐释学的特色.并与西方阐释学有着密切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4.
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延续了初唐的去音乐化运动,古风中的乐府和歌行盛行,造成了音乐消费的空缺,以七言绝句为代表的声诗大量涌现以满足对声乐歌词的需求,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中唐时代,直到词体形式的代兴,才渐次出现了词体取代声诗的现象,因此,盛唐绝句声诗的兴盛可以看作词体发生的前夜。  相似文献   
15.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6.
本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18.
嵇康一反传统理论,提出“声无哀乐”,认为“治世之音”、“亡国之音”之说是滥于名实的久滞之义。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其意旨在“越名教而任自然”。  相似文献   
19.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是我国煤矿安全监测设备中重要的仪器,其质量和技术性能的高低对矿井提高抗灾能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关系重大.因此,提高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质量、改进其性能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华严音义》声类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严音义》是唐释慧苑对《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作的音义。通过对《华严音义》所有反切的考察,发现其声类系统与《切韵》声类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轻、重唇音分立,只有明、微两母互切二例;二、云母从匣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声类;三、没有俟母字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